【摘 要】
:
古代中医学多是以症为病,证、症不分,病因为笼统泛指之词,辨证为辨析证、症的统称.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辨证学研究者已经将病、证、症三者做了严格的区分,确定了病、证、症各自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中医学多是以症为病,证、症不分,病因为笼统泛指之词,辨证为辨析证、症的统称.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辨证学研究者已经将病、证、症三者做了严格的区分,确定了病、证、症各自独立的内涵,辨病、辨证被视为完全不同的概念,辨症论治被排除在辨证论治之外.但中医辨证学中的"病因"所指却含糊不清.如何进行"辨证求因"?求什么因?如何才能达到"审因论治"?治什么因?这些问题在认识上还有待于深化.辩证法认为:"科学首先就是关于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的认识,不揭示事物产生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就没有科学的认识".本文从辨证学中"病因"的解析和辨证论治本质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辨证学内涵的认识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梦,云:"卧,不明也,从夕.""不明"指不清楚梦,缥缈难定;"从夕"夕是指日落,所以指梦与夜晚关系密切.亦云:"梦,寐而觉者也"这说明了梦与睡眠的关系密切.自古以来,人们对梦就怀有
汉字创生时的初始涵义被引入中医范畴后仍然保持鲜明的特有蕴意,不少汉字演变成为中医藏象术语的古汉字,不仅保留了表征其原始概念的义项内容,而且在中医体系内不同程度地扩
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诊治思维的主要依归.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则进一步指出:"……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
证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构成证的这些要素称为证素,有人称之为证候要素,也有人称之为辨证要素.任何一个证都是由若干要素组合而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症状等.换言之
中曾明确提出"同病异治","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见),而对"异病同治"并无明确的文字表述,但与"同病异治"相对已体现了这种治疗思想.至汉代张
在中医诊断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思考一些问题,面临一些问题.最近,我在思考这么几个具体问题,尚未找到完整的答案,本文向大家作一汇报,以期获得指教。
<正>证候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医学百科·中医学》指出:证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对于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
随着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构建的完毕,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它将揭示决定人类的生、老、病、死的奥秘,为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带来了变革,给各学科
目前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而且新药的研发速度远远低于耐药性的产生速度。一种抗微生物新药经过高成本和长周期的漫长研发及全面的临
本文阐述了声频系统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最大声压级"术语的物理意义及在相应标准中对该指标的规定.指出目前在一定范围内对最大声压级指标的误解及其产生的危害.文章从人耳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