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低渗油田高压注水配套技术研究与实践

来源 :2012年特殊类油藏开发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港油田长芦、段六拨、小集等区块油藏埋深在2500 ~ 4000m,属高压、低孔、低渗油藏,泥质含量较高,由于油层中黏土矿物遇水膨胀、注水水质与油层不配伍,造成水化膨胀、孔喉堵塞,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不断上升,直至注不进,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为解决低渗油田注水压力高、地层注不进及分层注水问题,2008年开展了低渗油田注水工艺配套技术研究,以防止油层水敏和黏土膨胀为研究目标,进行了注入水与油层配伍性研究试验,注水方式采用段塞防膨注水的新方法,运用注入水和防膨剂的交替循环注入,降低油层黏土膨胀系数,提高注入水与油层的配伍性;注水工艺上以有效注水、精细注水为研究目标,研究了高压注水工艺管柱和智能测调分注工艺,实现了高压套保注水和智能调配注水.通过现场42口井的试验表明,研究的注水配套技术实现了低渗油田注水井注的进,对应油井采的出的目标,取得了低渗油田高压注水技术的新突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低渗油田高效注水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钻井时井底与地面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技术在现代钻井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钻声波遥传技术与传统MWD相比,可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换能器是声波遥传技术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本文介绍了压电陶瓷换能器、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原理和结构设计,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有限元对所需压电换能器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实物测量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利用设计的换能器对50m的钻柱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其信道特性。
石炭系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有利储层识别难度和动用难度较大.通过石炭系地层期次划分、影响裂缝和溶蚀孔洞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结合产能分布,指出了有利储层分布,评价了储集空间的有效性,确定了有效孔隙下限.综合物性、孔隙结构、裂缝强度、储能参数及弹性容量、试油产能,将火山岩储层分为3类,并预测出Ⅰ类储层分布规律,为储量评价及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石炭系火成岩地层是火山喷发和冲积
低渗透、低饱和度油藏是油田二次开发过程中新增建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措施挖潜、保障老区稳产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这些潜力储量的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常规油藏都有所增加,往往受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双重因素的共同制约.所以要对低渗透、低饱和度油藏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后期调整,需要对油藏进行系统的全因素分析.车67井区就是通过系统研究分析之后,通过油藏工程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最终找到适合该井区有效开发的合理途径.实践证
风城油田于2009年开辟重32、重37井区两个双水平井SAGD试验区,由于试验初期对循环预热阶段调控技术的认识不足,未实现水平段均匀连通.以循环预热机理研究为切入点,结合试验区启动阶段的现场实践历史,深入总结和分析了SAGD循环预热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了双水平井SAGD启动阶段现场调控技术,对以后双水平井SAGD启动阶段现场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充分的、完善的循环预热是SAGD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一个发育高角度裂缝的特低渗透砾岩油藏,注入水沿裂缝方向高速窜进,在基质孔隙中则流动很慢.这种非均质性极强的渗流方式导致油藏整体水驱效果较差,油井兼有低能低液与高压高含水两种特征.油藏目前正经历第四次加密调整,历次系统的加密调整为识别水淹层及描述注入水体空间展布提供了基础.在测井水淹层解释基础上的水体几何形态描述表明:注入水沿裂缝方向(东西走西为主)形成长方体,规模与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为典型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超深、强非均质性、油水复杂的特点,因此效益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借鉴塔北碳酸盐岩油藏重大开发试验平台,通过对哈7试验区油藏地质攻关,初步形成了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采集和深度偏移处理、多属性储层综合预测、缝洞量化雕刻与建模等为主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系列.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适合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精细描述,缝洞的精雕细刻和地质建模是精细开发的基础,该技术在
轮古油田属于超深、高温、高压、高矿化度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缝洞系统非常复杂,原油物性变化大,稠油和正常黑油均有分布.目前部分单井揭开潜山深度较深,储层上部大量剩余油在底水的作用下,常规方式(注水替油、关井压锥、强行提液等)难以有效动用,采收率偏低,需要转变开发方式,实施单井注气吞吐,形成注气人工气顶驱动顶部剩余油,提高采收率.针对轮古701-H1井剩余油分布状况,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优选注
吉林扶余类稠油油藏具有层薄、埋藏浅等特点,导致蒸汽吞吐的油层热效率较低,加热范围小,剩余油的流动性越来越差,多吞吐周期效果差等.研究表明,增加油层受热范围可以较大幅度提高产量,而在注入蒸汽中添加非凝析气(N2、CO2或烟道气)或混注发泡剂可以有效提高蒸汽吞吐的热效率,包括提高油层受热范围、抑制蒸汽窜流、增加返排效率、提高洗油程度等.文章通过对优选出的发泡剂性能评价及单管、双管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数模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初期油井产量下降快的问题,开展控制抽油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控制抽油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控制抽油关键是控制油井流动压力,并采用现场测试与理论计算方法相结合确定合理流压值,最后提出控制抽油具体措施.通过研究认为控制抽油技术对于低渗透油田建立起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稳定原油产量非常重要.为实现控制抽油生产目的,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现场一是采用控制泵挂方法,在保证抽油泵正常生产沉没压力下,采
针对莫里青油田储层埋藏深、低孔低渗、水敏性强、岩石成熟度低的特征,压裂技术主要从储层保护和优化压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攻关.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支撑剂嵌人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程度,认为增加缝内铺砂浓度,可降低由于储层闭合应力高而导致支撑剂嵌入的影响,形成了兼顾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的优化设计模式。利用地应力剖面,通过优化射孔井段、低排量或变排量施工,可有效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压裂动态及生产动态分析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