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等米下锅”的迷雾--论我国环境法庭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强化环境司法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各地环境审判组织专门化的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迄今为止,全国已建立近170家环境法庭.然而,其中的许多环境法庭却纷纷面临无案可审、"等米下锅"的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关于原告起诉资格的规定存在不足,致使大量环境案件不能进入环境法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我国环境立法没有确认环境权,致使已遭受环境侵害但尚未发生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人无法起诉.《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没有确认环境权的情况下,只有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遭受人身和财产的现实损害者才有权起诉,如此一来,就把已遭受环境侵害但尚未发生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人排除在法院大门之外了.(2)新《民事诉讼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法律条款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环境公益诉讼遭遇"倒春寒".《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关于"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规定,只能发挥转介条款的作用,虽然原则上打开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口子,但到底如何操作,还要看其他法律有无具体规定.然而,至新《环境保护法》修订之前,只有《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就海洋环境损害问题作出了"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类似规定.(3)新《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较为随意,不够严谨和科学,只赋予了部分环保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且没有规定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致使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短期内难有很大提升.二是因果关系证明规则虚置,"证明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尚未得到普遍适用,在因果关系的证明上,多数法院仍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传统规则; (2)法律关于原告的举证责任不够明晰和具体,尤其是对于原告是否须承担因果关系表面证据的证明责任问题立法上付之阙如,导致适用上存在争议,难以统一; (3)缺乏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可操作性不强.这些"老问题"的存在,也严重抑制了将环境案件起诉到环境法庭的积极性.三是已设立的环境法庭在管辖上尚未成体系,致使许多案件难以进入环境法庭.主要表现为:(1)环境法庭的级别管辖,上下不对接.最突出的问题是,环境法庭的设置主要集中在基层人民法院,中院、高院和最高院设立环境法庭的很少,难以保障一审进入环境法庭的案件在二审、审判监督程序也能得到环境法庭的审理. (2)环境法庭的地域管辖,左右难协调.这是因为,环境审判组织的专门化改革只是少数地区的法律实践,是各自为阵进行的,并非全国一盘棋的统一行动,由于缺乏集中地域管辖的规定,不仅难以保障一个地区的环境案件能够进入另一地区的环境法庭,造成环境法庭的司法资源浪费,而且对于跨区性的环境案件也难以实现管辖争议上的协调.为走出环境法庭的困境,有必要针对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分别采取对应的措施.一是拓宽原告资格范围,细化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规定.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制度设计,其前提基础是必须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类型有科学全面的认识.根据起诉依据和诉讼目的的不同,可将环境公益诉讼划分为非纯正环境公益诉讼和纯正环境公益诉讼.所谓非纯正环境公益诉讼,是指有直接环境利害关系的公民针对环境公益受损而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此类诉讼的起诉主体在维护了环境公共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环境私人利益.所谓纯正环境公益诉讼,是指无直接环境利害关系的主体针对环境公益受损而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为此,对非纯正环境公益诉讼和纯正环境公益诉讼,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1)在法律上确认环境权,授予公民提起非纯正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2)以环境权和诉讼信托、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和诉讼担当、法律监督权为依据,分别授予环保组织、自然资源监管机关和检察机关提起纯正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具体而言,建议将《环境保护法》第58条修改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致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环境资源利用者和环境资源监管者,下列主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有直接环境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没有直接环境利害关系,但满足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1.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2.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3.无违法记录;4.不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依法履行了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行政机关,可以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检察机关可以发出环境法律监督检察建议,可以支持、督促有关主体提起诉讼.有权主体在合理期限内没有起诉或者存在其他必要情形的,检察机关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二是添加原告关于因因果关系证明的表面证据举证责任,细化环境侵权救济的举证规则.具体而言,环境受害者(原告)的举证责任是:(1)原告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遭受实际损害.为此,原告务必证明:原告或其财产所在地发生了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原告发生了实际损害,包括损害的范围和损害的大小.(2)被告存在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3)原告所遭受的环境污染或破坏与被告行为之间存在环境上的关联性.此即证明因果关系存在的表面证据.为此,原告须证明下述任意之一者:被告排放了与原告或其财产所受污染相同或有关联的污染物质,该污染物质可能到达原告或其财产所在地的环境:到达原告或其财产所在地环境的污染物质来自具体的污染源,该污染源可能是被告行为所产生.三是健全和完善环境法庭的级别管辖和集中地域管辖的体系.(1)健全纵向设置,理顺级别管辖.首先,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设置环境法庭,主要进行案件指导和协调工作.其次,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设置环境法庭,主要承担案件审判工作.(2)健全横向设置,集中地域管辖.首先,基层人民法院环境法庭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应当考虑城乡和区域差异,切忌一刀切、一窝蜂地乱上.其次,基层人民法院的环境法庭,应将一定范围内近邻辖区的环境案件,集中到某特定的基层法院,并采用"三审合一"或"四审合一"的工作机制.
其他文献
生态权是生态法律关系主体遵循生态规律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正当性.针对我国当前水污染法治效益不高的现状,遏制我国水污染违法事件的高发态势,需要从确立公平生态权的角度建立水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具体行动方案包括:通过宪法确立生态权,为实施水环境生态法治提供宪法依据;通过基本立法设立水污染公益诉讼制度,明确原告的范围、权利、义务以及诉讼程序、证据获取、救济形式;通过实施水污染法治精细化使得水污染司法具有可操作
浙江省委、省政府2013年底作出全省开展"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决定,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工程,是最大实事的民生工程,并把治污水作为"五水共治"的首位.治理三河(垃圾河、黑河、臭河)工程最大,投入资金最多,更需严格的行政监管.本文从行政监管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特殊地位、行政监管在水污染治理中的问题以及建立健全水污染治理中行政监管机制的构想提出了建立健全
通过引入公众参与来限制公权力的行使是规范行政裁量权研究的新议题.传统的行政处罚裁量幅度较为宽泛,为部分执法人员滥用裁量权提供了空间.嘉兴市在推进水环境执法公开方面形成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经验,其探索出的"公众评审团"模式,通过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执法过程中,确保了水环境执法的公众参与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本文在社会治理的视角下对这一实践进行研究与阐发,考察其在引入和促进公众参与行政处罚的具体做法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凸显.浙江省由此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从"五水共治"分析入手,可得知监督制度对于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特点和现状,认为这一监督制度必须呈现"非政府"和"立体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本文探索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监督体系的必要性和
PPP模式在水污染防治领域中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私双方合作地位极其不平等,政府违约成本过低,企业维权困难等.规范化缺失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要使PPP模式健康发展必须走规范化路径,包括合作协议的规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规范化和程序的规范化.
在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环保法制体系下,城乡环境保护问题被赋予了同质性,符合农村环保真实情况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农村环保管理的缺位,公共财政投入的忽视,使得农村水污染治理问题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心,传统行政主导下的水污染治理模式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借助民事合同的形式,平衡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的关系,并明确水污染治理民事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及解释自身的特征.在构建农村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通过权利义务一致
本课题以湖州市污水治理的实际为视角,分析经济发展GDP崇拜与水环境恶化的困局,系统梳理了我国"治污水"现有的法律依据,总结我市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好的机制,针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展开法理分析,以治污水为突破口,探索服务和保障"五水共治"法律对策."治污水"这些问题的提出,其价值不仅限于"治水",而是对整个环境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经过一定实践检验,在时机成熟之际,"治水"相
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实践的推进,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浙江舟山市群岛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地缘特征、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统观念、利益关系等因素使其具有独特性.通过对群岛型渔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其治理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全面培育治理主体的法治自觉,切实提高渔农衬生活污水治理理念,完善渔农
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流域跨界水污染打破了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制度安排需求.分析长三角地区流域跨界污染治理为地方政府合作行政治理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现实依托——水污染治理的地方政府合作困境.可以发现制度创新是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必须要有正当性依据,制度安排和合作规则等要具有
近年来,环境司法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前环境纠纷不断增多,需要环境司法的介入;另一方面,基于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司法的立法促进功能和法律实施功能日益彰显.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环境司法制度在中国的构建需要立足于本土的实际状况,但当下理论界和实务界却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图景.构建环境司法制度,首先需要界定环境司法的功能,环境司法的功能不应局限于环境纠纷的解决,环境立法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