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R&D对中国技术进步溢出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来源 :2009年(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各个省市区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2003~2006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首次考察了国外R&D对我国技术进步溢出的动态效应及对我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基于进口贸易还是FDI亦或ODI渠道的国外R&D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溢出的动态效应有显著差异。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区更好的吸收利用国外R&D溢出效应的对策与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测度贸易成本模型的不足,本文在回顾Novy(2008)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数据的可得性,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案。作为该研究方案的应用,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日本1980年
本文基于双边引力模型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了两种工具变量:贸易开放度与人均收入工具变量,以解决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单方程模型估计造成的内
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外部冲击的脆弱性。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
会议
是利用中国30个省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贸易自由化和直接投资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间变系数面板模型,同时考察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
为探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对多指标三维数据信息的有效提取,从数量上分析金融危机对各国家经济的影响。利用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方
本文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参与东亚区内国际分工协作与贸易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参与东亚区内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运输设备领域的产业内分工协作程度不断提高;中日韩
会议
本文对传统的经常项目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建立允许利率和汇率变动并区分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扩展模型,运用VAR模型验证中国的贸易余额波动是否符合跨时最优模型的预测。结果表
会议
这是一篇很不一样的文章。谈论IPTV,我们已经习惯于数字、案例、技术、模式和政策,但却在越来越多的细节中,不自觉的重复,无意识的盲动。是的,无论IPTV还是数字电视,发展到今
本文以制度与国际贸易为主题,在不完全合约框架下重点围绕合约实施制度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予以展开,从交易成本、劳动分工、技术选择等三个层面予以纵向考察,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了
中国过去十余年间持续双顺差,直接原因可以归结为加工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解决之道不仅仅是汇率问题,更在于中国经济内在的FDI偏好。内生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