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阐明黄壤区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及肥料效益变化态势,可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选取贵州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中对照(CK)、单施全量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和氮磷钾配施(NPK)4个处理的16年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情况下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化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全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每公顷可增产4075
【机 构】
: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贵阳550006;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贵阳550006
【出 处】
: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明黄壤区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产量及肥料效益变化态势,可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选取贵州黄壤长期定位监测点中对照(CK)、单施全量有机肥(M)、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和氮磷钾配施(NPK)4个处理的16年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情况下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化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全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每公顷可增产4075.71 kg,增产率高达139.32%.长期施肥也可提高玉米的经济性状,增幅最大的为穗粒数,增幅在60%左右;增幅最小的为穗行数,增幅小于15%.长期施肥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M和NPKM处理对于提高玉米氮肥和磷肥利用率作用明显,而NPK处理在提高玉米钾肥利用率方面的作用要大于M和NPKM处理.可见,长期均衡施肥,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混施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毛竹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理论为指导,对永丰毛竹林的K肥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提高出笋率、出笋数、成竹率的能力依次是K1>K2>CK(垦复),施肥有显著的效果;K1施肥水平对增加笋径,促进竹笋生长效果比K2、CK(垦复)处理好.施肥对增加鲜笋产量的效果十分明显,K1处理比CK(垦复)处理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K2处理的增产率为CK(垦复)处理的2倍,但总出笋量的增产效果并
了解长期不同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利用率以及农田养分平衡的影响,对高产-高效可持续粮食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20年壤土冬小麦一夏休闲轮作体系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小麦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养分平衡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试验包括7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合(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MNPK).结果表明,所有处理
定量描述农田土壤一作物系统中水氮运移动态转化规律,为制定水氮资源高效利用率提供理论指导.在华北平原三个实验基地(北京东北旺、 曲周和吴桥)于2005年同时进行了夏玉米定位优化试验,结合已验证的土壤-作物系统过程模型SPWS,定量化研究了传统管理措施和优化管理措施下对田间水分氮素运移及作物生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吸氮量和产量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均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同传统水肥处理相比,三地(东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树生长及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肥水平的增加,桑叶产量、叶片数和桑枝条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在N2较大.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转化酶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
在吉林公主岭田间试验条件下,本文研究了黑土不同施磷量对玉米产量与根际和非根际磷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磷量(P0、P75-农民习惯和P60-农民习惯的80%)的玉米籽粒、生物量和地上部吸磷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不同磷形态的耗竭量有明显差异.成熟期同处理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均小于非根际,P0处理根际土壤耗竭了17.47mg/kg有效磷量,与非根际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施磷肥处理主要
本研究以聚苯丙乳液作为包膜剂,采用流化床设备和喷雾包膜法制备控释肥料.系统研究了聚合物乳液喷雾-干燥-成膜过程中,尿素预热处理、流化气量和温度、包膜肥料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成膜过程及其释放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流化气量控制在60-120m3/h、气温在35℃-50℃范围内,累积释放速率从99.0%减小到66.O%;当热处理温度在30℃-80℃,时间在O-30min的范围内变化,累积释放速率从9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东北黑土区土壤质量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酶活性等生物特性有密切相关关系.本研究目的通过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的典型黑土区开展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培养等方法,揭示了土壤肥力与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关系达到显著水平,细菌总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
为了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本研究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红壤发育的红壤水稻土上的定位试验田,对N、P和K及其与猪粪、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9个处理的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N、P和K化肥与稻草长期配合施用能维持和提高红壤水稻土的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全N、全P、可矿化N量均增加,速效P和速效N比试前土壤增加.长期施用N、P肥而不施K
研究了长期定位单施氮肥和有机肥配施氮肥对无石灰性潮土全钾及不同形态钾的含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单施氮肥土壤钾素含量降低了,分别为:连续单施高量氮肥32年水溶性钾降低了0.07 mg/kg,交换性钾降低了17.73 mg/kg,速效钾降低了2.8 mg/kg,缓效钾降低了5.9 mg/kg,全钾降低了2.3 g/kg.而连续施肥32年,高量有机肥配施低量氮肥水溶性钾增加了1.27 m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禹城试验基地持续运行21年的有机肥和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了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盐化潮土作物产量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1年的定位试验,各施肥处理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增加有机肥的用量可以提高小麦和玉米籽粒全氮的含量,增加化肥的用量对小麦籽粒全氮没有显著的作用,但能降低玉米籽粒全氮含量;施肥不仅不能增加小麦籽粒中磷的含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