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
【机 构】
: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大黄鱼[初始体质量(13.57±0.33)g]为研究对象,在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生长、体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3×2双因子实验设计,其中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2%和15%,投喂频率分别为2次/天和1次/天.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脂肪水平仅对FER有显著影响(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末体质量和SGR均显著高于1次/天投喂组,而饲料效率显著低(P<0.05).在2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水平对SGR和FE R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提高,SGR和FER均显著提高(P<0.05).2次/天投喂组的大黄鱼全鱼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次/天投喂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P<0.05).大黄鱼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然而在1次/天投喂时,饲料脂肪水平未对全鱼体粗脂肪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黄鱼的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肝体比(HSI)以及脏体比(VSI)受到了饲料脂肪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在2次/天投喂时,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而在1次/天投喂时,各个饲料脂肪组大黄鱼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HSI以及VSI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和投喂频率仅对大黄鱼的生长、饲料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而对大黄鱼体组成、形态学指标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主要完成了两部分工作,一是设计和建立了一个多功能实验平台,二是探讨了煤对高压CH4的吸附特征,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工作
本试验旨在确定养成期异育银鲫(初重52.5±0.01 g)对饲料牛磺酸的需求量.实用配方为基础,磷虾粉,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菜粕为主要蛋白源,晶体牛磺酸为牛磺酸来源,并以5.6%混
本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6.12±1.18)g的鲤鱼900尾,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分别饲喂脂肪水平为2.1%、4.0%、5.8%、7.6%、9.4%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9周的摄食生长试
为研究注射葡萄糖后鲤鱼(Cyprinus carpio)糖代谢调节机制和相关激素变化情况,选取体质量(36.12±1.18)g的鲤鱼120尾,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2个试验组,分别按照1670 mg
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罂粟科罂粟属植物,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草药,其全草入药。本论文对野罂粟的挥发油及其油脂进行了研究。对采自内蒙地区的
3月28日,“第二届中国(成都)智慧产业国际博览会工作推进会暨新闻通气会”(以下简称“成都智博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戴绍泉、四川省贸促会副会长吕芙蓉分
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用药史已有2000多年,是我国最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之一。本论文通过人为划分生长时期和对组织培养过程的优化,对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并针对传统组织培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缺点,设计组装了间歇浸没培养反应器,并对三叶半夏进行了初步的培养实验,期望为三叶半夏的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1.组培
载体对所负载金属颗粒催化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碳纤维(CNFs)作为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剂载体应用领域展现出传统碳材料不
本研究室筛选到一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M5(Gluconobacter oxydans M5),该菌株能高效氧化羟乙基胺D-山梨醇生成羟乙基胺L-山梨糖,产物是糖尿病手性药物米格列醇的前提化合物,该生物
乳酸异戊酯是一种高沸点溶剂,可用于合成香料、树脂、黏接剂等,广泛应用于食品、涂料等领域。本文通过将硫酸氢钠负载于硅胶颗粒上作为催化剂,对乳酸和异戊醇酯化反应的合成及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