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变应原分析

来源 :山东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e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接触变应原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规律。方法:采用瑞典进口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做斑贴试验,同时进行可疑因素评估,试验前医、患对可疑因素进行预估,并与试验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96例患者中阳性者187例,阳性率为63.18%,其中面部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瘙痒症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种。痤疮、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痒疹亦有阳性结果。可疑因素评估显示患者预估符合率为13.13%,医生预估符合率为20.18%。结论:接触变应原导致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对某些不典型的皮肤病,如痤疮、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痒疹等应做斑贴试验,以排除接触过敏的可能。医、患双方对可疑因素预估符合率都较低,说明接触变应原致病临床表现复杂,仅凭印象判断是不准确的。
其他文献
本文就生脉超微颗粒对大鼠胃肠粘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本实验结果可见,中药制剂不论是传统汤剂还是微米中药制剂,均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进人胃肠道后停留于肠粘膜上,通过直接渗透、胞饮等吸收方式被肠粘膜细胞所消化吸收:当停药3天后,其中大部分颗粒被吸收或排出体外,并未见颗粒永久粘附于肠枯膜上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医院病例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建胃灭幽浓缩剂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过程中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疗效。
由于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抗HP感染治疗引起重视。本文对其中医理论的探讨、治疗观察和抑菌试验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本文是难治性上腹痛一例成功治疗的报告,分析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情况,和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其治疗可资借鉴。
本文就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中创立的“胃阴学说”、“久痛入络”学说及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在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实验就和胃理气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脑肠肽的影响进行研究,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其治疗机制,为临床筛选有效方剂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介绍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医学上的名称定义,医学诊断标准,病证分型及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未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本文介绍了通降清幽汤的方药组成及针对不同慢性胃炎的辨证加减,并根据不同病例的临床疗效,对方药中各味要的药理进行了分析。
目的:观察燥湿洗药、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对小儿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92例小儿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燥湿洗药外敷皮损,每次15min,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外涂患处,轻轻揉搓片刻至药物吸收,每日2次。10天总结疗效。痊愈病例随访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4.29%,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率69.44%,总有效率94.44%痊愈病例两周后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的滥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其治疗成为皮肤科有待完善的问题之一。根据布特软膏具有抗炎作用,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副作用的特点,联合龙胆合剂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