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系发育关系,对20株采自四川山羊脑源和非脑源多头蚴的线粒体nad1部分序列(pnad1)和nad4部分序列(pnad4)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753 bp的pnad1片度和801 bp的pnad4片度分别检测到2个和8个变异位点,序列差异分别为0~0.3%和0~0.8%;分别有3个和6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574±0.055和0.74
【机 构】
: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雅安625014;西昌学院,西昌615013 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出 处】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系发育关系,对20株采自四川山羊脑源和非脑源多头蚴的线粒体nad1部分序列(pnad1)和nad4部分序列(pnad4)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753 bp的pnad1片度和801 bp的pnad4片度分别检测到2个和8个变异位点,序列差异分别为0~0.3%和0~0.8%;分别有3个和6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574±0.055和0.742±0.074,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082±0.00053和0.00288±0.001,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3.构建的种系发育树显示所有多头带绦虫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且脑源和非脑源多头蚴聚在一起,均为多头带绦虫,与国内分离株构成姐妹群.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多头带绦虫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其中nad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
其他文献
为探索细粒棘球蚴包囊继发感染宿主后,宿主体内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将细粒棘球蚴向成囊方向体外培养55天左右,包囊分为高、低剂量实验组,经腹腔注射小鼠,以培养基腹腔注射小鼠作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和血细胞,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变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发现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经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
本研究旨在研发具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异形吸虫检测方法,填补国内异形吸虫检测标准的空白,阻断外来虫种入侵和传播,提高市场水产品的安全性和降低民众感染异形吸虫病的风险.终末宿主猫肠道获取成虫利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鉴定;提取成虫的DNA依据NCBI登录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设计出了扇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的特异性引物,其良好的特异性可以很好的与进口的鱼类
Cysticercosis and taeniasis suis,caused by the pork tapeworm Taenia Solium,is one of the fatal parasitic diseases that affect both human and livestock.Our understanding on how cysticercus cellulosae d
论述细粒棘球绦虫G3基因型(水牛株)的分子遗传标记特征及变异情况、宿主范围、地理分布、流行病学意义,分析G3基因型研究中所存在的挑战,预测G3基因型的未来研究方向,给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丰富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为棘球蚴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本研究系统地分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后Balb/c小鼠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初步探索其在寄生虫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利用E.Granulosus原头蚴感染Balb/c鼠,建立细粒棘球蚴病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监测不同感染阶段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执行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表型特点,分析它们的免疫功能.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抗原递呈细胞较对照组比例有所上升,但其MHC-Ⅱ分子表达受到影响.不同感染
为了探索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特点与系统发生关系,为该地区细粒棘球蚴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全序列测序方法对采自青藏高原地区的细粒棘球蚴的6个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在4个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的程度还比较低,造成这种分化的因素主要与地理隔离有关,而种群间低程度的遗传分化可能是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适应性.
为探讨豆状囊尾蚴半胱氨酸蛋白酶的免疫保护性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产物经分子筛纯化后免疫试验家兔,3免之后进行人工攻虫保护试验,且以豆状囊尾蚴烯醇酶为对照进行同步免疫和攻虫试验.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且该蛋白能够识别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和豆状囊尾蚴烯醇酶抑虫效果均较差.结果表明,酶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的功能比较弱,不适于做疫苗的候选抗原.
本研究从四川康定地区人体内采集了细粒棘球蚴包囊,通过COX1和ND1基因确定为G3基因型,并通过PCR扩增、克隆转化和测序,经段片段拼接获得其线粒体全序列.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G3基因型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3588bp,A+T含量为67.1%,由12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2个非编码区组成,各基因排列方式与其它基因型一致.在12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中,以ATG、GTG作为
为查明多头蚴在犬体内发育为成虫后节片的最早排出时间,将从湖南省永顺县马头山羊体内采集的新鲜多头蚴经口感染1只无绦虫犬后,采用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测感染犬粪中排出的第价绦虫节片,并每天记录犬感染多头蚴后节片排出数量与随机选取的30个孕卵节片内虫卵数量,同时对其孕节的18S rRNA基因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感染犬在感染多头蚴后的第38d开始排出节片,每天排节片数最多为69片;孕节内所含虫卵数最多约为
本研究应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脑多头蚴虫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9,094,890 clean reads,3.51Gb平均长度为90 bp的总核苷酸量,GC含量为49.25%,测序质量评估Q20值为98.02%.通过Trinity软件组装后形成90,833个contig,最后得到70,253个平均长度为l,492 bp的unigenes,其中41,743条unigenes被数据库所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