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恋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看作一个普遍存在的重要的人格特质。研究表明自恋个体对社会评价的敏感性将会增加其对评价性压力源的生理反应性,但考察自恋者与相关生理指标间的意义的实证研究却相当缺乏。近年来,副交感神经的迷走神经活动与情绪及社会行为的关系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RSA)是心脏迷走神经张力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研究发现,较高的基线RSA,较显著的RSA反应性和RSA恢复性预示着个体动态灵活的迷走神经调节以及适应性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这意味着迷走神经活动可能是自恋与情绪调节困难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因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用《自恋人格问卷(NPI-16)》,《过度敏感性量表(HSNS)》,《情绪调节困难问卷(DERS)》,《自尊量表(SES)》对253名被试分别进行施测,采用TSST任务,分别记录被试在基线期、应激期、恢复期的心率、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和皮电值。重点考察和验证了基线迷走神经张力和迷走神经抑制对自恋与情绪调节困难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自恋人格与情绪调节困难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显性自恋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情绪意识困难和情绪理解困难,隐性自恋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情绪调节困难及情绪接受困难、冲动控制困难,策略的有效使用困难和情绪理解困难。2)实验室应激条件下,大学生显性自恋能够正向预测个体在面试任务前和面试任务期间的皮电变化增量以及面试任务期间和面试任务结束间的皮电差值,隐性自恋能够正向预测个体面试任务前和面试任务期间的心率的增量,负向预测应激期皮电值的变化,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表现出了不同的自主神经应激反应模式。3)迷走神经抑制调节了自恋与情绪调节困难间的关系。迷走神经抑制边缘显著地调节了显性自恋与情绪理解间的关系;另外,迷走神经抑制显著地缓解了隐性自恋对情绪调节困难带来的影响。在隐性自恋水平较高的条件下,高迷走神经抑制能够降低个体的情绪调节困难、情绪接受困难、冲动控制困难、策略的有效使用困难和情绪理解困难,表现出了补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