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促进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吗?--以粮食主产区为例

来源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农业绿色生产率作为衡量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过构建2001-2014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农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然后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农业保险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论有: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大于其对绿色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其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最佳路径是同时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因此要将农业保险补贴额度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对接,提高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省份的农业保险绿色补贴额度,推动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全球上继玉米、小麦、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994-2013年全球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铃薯价格、全球各国稻米和小麦的价格均值、人口密度、马铃薯人均消费滞后项等变量,以及洲属虚拟变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虚拟变量都对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影响显著.马铃薯消费的国际比较分析显示
中国家庭农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向成熟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模式转型需要有效的融资体系支撑.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政府财政职能缺位、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等原因是导致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欧美家庭农场的法律制度、涉农信贷金融机构、信贷担保机制、财政支持手段等如何影响家庭农场融资.以此为借鉴,从法律制度、财政政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抵押担保机制、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完善中国家庭农场融资体系的
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很大,并且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将借鉴国际上普惠金融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探讨中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为中国建立低交易费用的普惠金融供给制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本文运用宁夏同心县、平罗县金融机构调查数据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分析了不同模式下金融机构办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经营效率.结果表明,平罗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经营效率长期来看是上升的,而同心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近三年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效率是逐步降低的;不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下金融机构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存在差异.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优
出于农业"弱质性"考虑,政府普遍采取产业监管措施.而政府的一系列监管究竟能多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本文基于FAO国家数据,选用世界银行监管质量指标实证政府监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比较了不同产业结构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完善的政府监管一方面直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但对劳动投入与政府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政府监管对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影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是否如预期一样,价格发现功能在增强?本文以豆粕为例,利用2009年8月~2017年5月间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日度数据,综合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滚动窗口回归等方法,对中国豆粕期货和现货市场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中国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
如何稳定农业生产、实现农户增收一直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对此,许多国家纷纷探索借助市场来分担农产品价格风险的途径.早在十多年前,墨西哥政府就灵活结合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创新推出了将期权补贴与订单农业相结合使用的政策,并沿用至今.该政策有效地引导了农户认识和掌握套期保值工具,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科学经营和风险管理,进而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相关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美国农业安全网自1980年代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经历了从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再向风险管理支持的转变.联邦农作物保险在农业安全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部分取代传统农场商品项目的功能,农业安全网政策保险化趋势明显.《2014农业法案》进一步强化农作物保险在农业安全网中的作用,传统的农场商品项目也部分采用保险化机制设计.美国农业安全网政策保险化发展主要动因首先是联邦政府财政收支状况恶化所致的削减预算压力;
文章基于2003-2015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时变衰减SFA模型测算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分别检验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额增加均能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高,但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此外,相对于进口贸易来说,出口贸易增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作用更显著
用全国蔬菜主产区2009-2016调查数据,测算主产区农户的蔬菜种植规模和农户生产效率,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以Malmquist-DEA为工具,计算全国五个露地蔬菜主产区历年的农户生产效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率和纯技术效率.然后,统计计算不同蔬菜种植规模农户的生产效率,结合不同主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品种特点和在全国蔬菜总产中的地位,分析大中小不同农户其种植规模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