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颅咽管瘤患者的综合治疗

来源 :2009’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海峡两岸立体定向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颅咽管瘤患者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放疗、C型伽玛刀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放疗、C型伽玛刀联合治疗老年颅咽管瘤患者20例。对于以囊性肿瘤为主的患者先行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后立即行伽玛刀治疗;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广泛粘连但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肿瘤较大,己失明不愿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先行局部扩大野外照射,后再补充伽玛刀治疗;以实性肿瘤为主且与周围重要结构有一定距离的患者,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结果:20例患者随访期6个月~5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头痛消失7例(7:9),视力、视野缺损改善14例(14:14),多饮多尿消失8例,改善5例(13:15),加重2例,无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完全消失4例,缩小14例,增大2例,有效控制率为90%。结论:对于老年颅咽管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囊液抽吸术、放疗、C型伽玛刀综合治疗,对肿瘤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且肿瘤控制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癌细胞核内染色体异常是癌肿的早期发生事件,本研究对怀疑有食管癌哈萨克族患者的活检组织应用DNA探针检测癌细胞,分析此技术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50例经纤维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与FISH检测结果,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6.8岁。术后确诊为食管鳞癌患者47例,腺癌1例,粘液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果:活检病理45例为阳性,5例为假阴性。其敏感性为87.2%,特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19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术前经过彩色超声诊断需做主动脉瓣置换。采用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右胸骨旁线2.3或3.4肋间3-5 cm孔式切口,腋前线或腋中线5肋间1cm做腔镜辅助孔并做术中术后引流孔。特制钳阻断升主动脉,直视分支灌注停跳液。间断缝合置换主动脉瓣。结果:全组19例围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4例行Nicks法扩大瓣环。主动脉阻断时间
目的:研究大鼠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机制,初步探讨胶质瘤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发生规律。方法:立体定向法制作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18只,分为实验一、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肿瘤接种后21d行伽玛刀治疗,实验一组、实验二组照射剂量分别为9Gy、12Gy,治疗后一周行病理检查及流式细胞学检查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分析凋亡率和坏死率与照射剂量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坏死特点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实验组可见肿瘤细胞凋亡
目的:分析和评估伽玛刀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伽玛刀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指针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07年我院治疗伽玛刀术后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病例49例,统计术后再出血率,比较伽玛刀治疗前后病灶体积、癫痫发作变化情况;归纳和分析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结论:1.伽玛刀治疗术后虽然瘤体体积变化不明显,但其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降低再出血率;2.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较
目的:观察伽玛刀照射的三叉神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机制。探讨照射神经长度-剂量的效应关系。方法:5只恒河猴随机分为5组,每组1只,其余4组为实验组,选择4mm准直器,选择靶点为三叉神经根,实验组中每只猴的一侧三叉神经根为单靶点照射,对侧为双靶点照射。给予的照射剂量分别为60Gy、70Gy、80Gy、100Gy。照射后6个月取病理,分别进行光镜、透视电镜及
目的:探讨伽玛刀照射视神经损伤的放射性生物学效应机制。探讨引起视神经损伤的阈值剂量。方法:选择健康恒河猴6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只,1组为对照,其余5组分别接受9Gy、10Gy、11Gy、12Gy、15Gy的伽玛刀照射,分别于照射后7天、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电生理检测,于照射后的6个月,取病理,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论:伽玛刀照射视神经放射性损伤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可
文章以1997年4月至2007年5月,于哈医大二院伽玛刀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25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例,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剂量、照射长度等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指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双靶点照射比单靶点照射疗效更显著,且二者在并发症和复发率上相近;最佳的治疗中心剂量点可能为80Gy;术前射频治疗可能影响伽玛刀治疗效果:术后5个月疗效趋于稳定,随访时间长短可能不会影
目的:分析Leksell-C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有2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我中心接受Leksell-C型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有随访资料121例。其中男47例、女74例;年龄31~88岁,平均61.8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66个月。均采用4mm准直器,沿三叉神经走行在三叉神经根近桥脑处选择双靶点治疗,周边剂量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其疼痛缓解率和复发率均接近外科治疗。本文通过对21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对常规大分割放疗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加以探讨。研究结果指出,三叉神经痛临床上常用治疗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如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根切断术、射频消融术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不宜手术者,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手段,本文结果显示对于采用常规大分割放疗治疗三叉神经痛同样安全有效。
目的:探讨GE 3.0T MRI在伽玛刀定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固定有隔热塑料夹立柱的定位框架及GE 3.0T MRI专用的适配器的患者放置于MRI扫描机4通道波谱内,反复调节适配器位置,使用水平校准仪和MRI激光基准线检测框架的水平,对MR成像后的MR进行图像验证。数据验证符合要求后,根据颅内病变的不同类型、临床要求进行不同MRI序列扫描。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序列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