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参考相关针具在临床中应用的古代、现代文献,分析出针具的选择与发病部位的层次、疾病性质、病程以及患者的体质和适应性等的关系,从现代针灸临床应用的针具和实际疗效出发,提出"上工者利其器"的观点.
【机 构】
: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沈阳 110847
【出 处】
: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暨2016年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相关针具在临床中应用的古代、现代文献,分析出针具的选择与发病部位的层次、疾病性质、病程以及患者的体质和适应性等的关系,从现代针灸临床应用的针具和实际疗效出发,提出"上工者利其器"的观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互联网技术对老年糖尿病足延续护理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7月对本院糖尿病足整合门诊收治的12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微信"和"E护通"等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延续护理,观察患者足溃疡的转归.结果:12例足溃疡全部愈合,刨面愈合时间为38~73天,平均愈合时间(57.08±12.69)天.结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有助于
目的:探讨本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维度(自我满意感、生活满足感、家庭适意感)与性别、年龄、婚姻状态、配偶自理能力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西南大学陈彤设计的老年入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1],调查本社区空巢老人98例,男57例,女42例.结果: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性别(P<0.05)、月均可支配资金(P<0.01)及配偶的自理能力(P<0.01)有关;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中,自我完满感与月均可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体外诱导培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探讨阿托伐他汀促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股骨、胫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成骨诱导培养,取相同第二代细胞,一部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10,100,1000nmol/L)干预6小
目的 房颤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导致心功能异常和心血管事件增加.高尿酸血症亦多见于老年人群.本研究拟探讨老年房颤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岁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计1296例.采集病史,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及各项生化指标,排除合并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慢性贫血、活动期炎症及接收降尿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硫胺素水平下降和正常的老年人在Clock Reading任务中的行为学差异及脑区激活模式的差异,从而为了解硫胺素缺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9例研究对象,以二磷酸硫胺素(Thiamine diphosphate,TDP): 99.48mmol/L为界值,分为硫胺素水平下降(TD)组和硫胺素水平正常(NC)组.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近期补充硫胺素
居家护理是对需要照顾的个人及其家庭,在自己居家环境中。获得定期的专业监控照顾和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机预防疾病的目的。由于高龄、机体代谢功能退化、活动能力缺陷、长期卧床等原因,压疮是高龄失能老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且难以愈合。高龄失能老人压疮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们对合并压疮的4例高龄失能老人进行了居家护理,主要采取清洁创面、更换敷料、指导改善全身
"筋"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体结构概念,在该书多处条文中均有提及.《灵枢·经筋》是按照六经体系对人体的筋进行专篇分部阐述的篇章,具有很高的研究挖掘价值.通过整理条文,总结了十二经筋的空间排布特征,并根据理论与解剖实际对该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十二经筋在胸部的五方模式和颈部的九宫模式,初步揭示了人体经筋排布与中医术数理论体系的关系.根据空间排布特征讨论了经筋与经脉的结构关系,及其对经筋实质
"针灸上工"之说《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针灸治病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必须结合科学的诊疗思路,用以指导选穴方法、针具选择、具体操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则"能参合而行之者",才可以称之为针灸上工.
区分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发展的病理阶段,明确原发病灶和继发病灶,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熟练运用操作技能,彻底消灭损害性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理变化,就能达到治痛的目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初发轻症的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病例和预示性治疗,帮助疾病的诊断。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是软组织损害性疼痛适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技术,几乎适用于除急诊初发病例外的所有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病例,即使是对于少部分晚期挛缩的病例,
浅刺法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有丰富的古代文献作为理论基础.文章中整理了一些关于腕踝针、筋针、浮针等浅刺法的起源、理论基础以及其临床应用.旨在探讨浅刺法的合理性、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