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cute rheumatic fever; Let's think beyond old believes
【机 构】
:
Shahid Sadoughi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Yazd,Iran
【出 处】
:
2016年第18届亚太风湿病协会联盟大会(APLAP)
【发表日期】
:
2016年3期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介绍了一种用于板制造的计算机辅助手术模拟(CASS)方法,并评估了其定位上颌骨的准确性和时间成本. 研究方法:通过CASS 方法制造的传统型中间板用于正颌术中上颌骨复位; 通过术前和术后1周获得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评价该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和时间成本. 研究结果:最大位移偏差在出现在垂直方向,为1.86mm,最大的角度改变为以水平向为轴的旋转,为1.95°.使用该方法的总时间成
研究目的:下颌小舌是临床上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其位置在各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使用锥形束CT 来探讨具有不同下颌角大小的人的下颌小舌的位置是否存在变化.研究方法:我们设计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其中包括从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招募的407 名成年汉族人.为了测量下颌小舌的位置,我们使用了锥形束CT 测量了下颌小舌最高点至同侧乙状切迹最低点(LN)、下颌升支前缘(LA)、
研究目的:研究下颌前突和下颌后缩患者在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SSRO)术前术后髁突位置变化之间的区别,并分析髁突位置变化与颞下颌关节匹配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30 例于2014-2017 年就诊于华西口腔医院的患者(下颌前突患者19 例,下颌后缩患者11 例),所有患者均行单纯双侧SSRO,利用患者螺旋CT 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一周、术后长期(不短于6 个月)的髁突位置
研究目的:目的:研究骨性 Ⅲ 类错畸形患者面部软硬组织三维方向上变化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比率,以期更好地对术后软组织外貌进行预测. 研究方法:方法:对20例骨性 Ⅲ 类错畸形成人患者分别于术前2 周及术后3 个月进行颅面CT 扫描三维重建及面部软组织3D 摄影成像,采集的数据导入Dolphin 软件转换为三维面像数字化模型,建立三维测量坐标系(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筛选19 个软硬组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手术优先"正颌正畸治疗对骨性Ⅲ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髁突位置变化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2016年就诊于江苏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正颌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4 人,年龄介于19-37 岁.术前、术后一周以及术后正畸结束行CBCT 检查.使用Simplant11.04 对髁突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三个轴向角度以、髁突高度、宽度、体积及关节前后间隙进行测量. 研究结
研究目的:设计一种三维打印个体化定制内置式颌骨牵引器,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及模型外科手术验证其可以完成牵引成骨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颌骨畸形病例1例,行头颅CT 扫描获得DICOM 数据,在SimPlant11.04 软件中,导入头颅模型的STL 格式文件,进行牵引成骨手术规划,确定牵引后位置及所需长度,模拟手术疗效.应用钛合金激光三维打印制造牵引器固定部件,牵引杆采用成品,后处理焊接精加工.生物力学
研究目的:探究双颌前突患者及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对于自身颌面部状况的评价与其心理状况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在2016.9-2018.4 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双颌前突(BP)"或"骨性Ⅲ类错牙合(Ⅲ)"入院行正颌手术的患者(NBP=45,NⅢ=72)中发放自我评价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数据进行配对T 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1)两组EPQ 各项指数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无明显
研究目的:探讨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传统模型外科技术,制作牙列与颌骨位置关系准确、牙体形态精确的高仿真牙颌面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模型外科、指导手术优先模式治疗牙颌面畸形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制备牙列完整的人头颅骨标本1 个,经螺旋CT 扫描,将CT 数据以DICOM 格式保存并导入ProPlan CMF 3.0 软件(Materialise,比利时)中进行三维建模,尔后导入快速原型机,3D打印
研究目的:面部对称平面的确定成为评估颜面外观的协调与对称的热点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公认的方法是通过选中线上的点来确定正中平面,其精确性有待提高。因此,寻找一种精确的面部对称平面的方法成为治疗不对称畸形的重要探索方向。 研究方法:首先,利用区域生长法从CT 影像中分割出大脑组织;然后,根据分割的大脑组织构建OBB 包围盒,找出初始的对称矢状面;最后,根据互信息法找到互信息最大时的大脑对称面,作为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