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防洪模型荆江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和掌握荆江河段不同流量下的水流运动特性进而揭示荆江河道演变的内在规律,开展了荆江河段实体模型水流运动特性试验研究.本项目利用长江防洪实体模型,对荆江河段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水位、流速等水流要素进行观测,试验内容包括观测典型流量下水位、水面比降、断面流速分布、水流动力轴线,尤其弯道段水流动力轴线的变化等内容,并对影响水流运动要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成果表明本次试验较详细地掌握了荆江水流结构、水面形态及水流动力轴线变化等方面的规律,为揭示荆江河段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规律,以及为河道(航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柬埔寨某水电站最大坝高45.5 m,坝后式厂房.依据水力条件,溢流表孔宜采用挑流消能最经济,设计曾尝试将挑流坎顶置于水下形成附着挑流,借助下游水体的顶托作用使挑距增大,将冲刷坑最深点推往下游,以确保主体工程安全.但试验结果表明,流速衰减慢,流态恶劣,引起大范围河底冲刷淤积,尾水位抬高,使坝后式厂房电站低效率运行而不能使用,只能通过水跃消能方式解决消能难题.本文采用“宽尾墩+跌坎消力池+强制水跃坎”
结合陕西汉江旬阳水电站泄洪冲沙闸的单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上下游水位差大幅变化运行条件下,泄洪冲沙闸下游不同消能形式下流态、速度分布与河床的冲刷特性.观测结果表明,上下游水位差大幅变化时,会出现三种较典型的流态与水面线的变化,不同消能形式时流速分布与对河床的冲刷明显不同.在上下游水位差变幅较大时,应首先考虑消力池形式,必要时可增加辅助消能工;在上下游水位变幅较小时,基岩底板、护坦与消力池消能形式均可,
挑流泄水建筑物冲坑深度的预测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工程上都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水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冲刷深度和冲击压强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解读.以射流冲击压强为主要参数,提出了基预测挑流冲刷深度的新方法.
本文在对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流态、时均动水压力、流速等水力学指标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对淹没射流区、淹没水跃区水流的扩散和流速衰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趺坎型消能工淹没射流区、淹没水跃区水流的流速分公式;对冲击区时均压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消力池底板上时均冲击压强的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压强的分布规律;对射流的沿程消能率进行了估算.
本文应用先进的三维粒子图像测速仪PIV(Particle Imge Velocimetry)对高速水流流经表面不平整突体——垂直升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测量两种不同高度不锈钢试件在掺气与不掺气情况下空化区内的流速分布,探讨了掺气量与速度场分布的关系,并对空化云区内不同掺气浓度下流场内的流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不掺气时整个流场内的流态稳定,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而掺气后整个流场中流速经历减
结合岗曲河二级水电站水工整体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消能工即“跌坎+齿坎消力池”.这种新型联合消能工体型简单,结构合理,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消能工水流流态良好,消能防冲效果理想,对中低水头的闸坝型泄水工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力学安全监测布置和观测成果进行了综合介绍.重点论述了船闸和泄洪深孔水力学观测成果.船闸榆水阀门连续开启时由于输水流量过大,导致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出现空化现象.改为间歇开启后,控制廊道最大输水流量在600 m3/s左右,解决了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的空化问题.165 m水位船闸采用五级补水运行,2闸首阀门操作方式:双阀输水,2 min速率开至n-0.7,停1.5 min后再开
本文用先进的量测仪器在浙江工业大学水力学实验室直流式水洞中对高速水流空化区的掺气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实测了空化区掺气前后流速的变化,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掺气浓度时常见的两种不平整突体(垂直跌坎、斜坡跌坎)形成的空化区流场二维结构,比较了这两种形式的不平整突体所引起的空化程度,及其在不同的掺气浓度情况下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显示,跌坎类不平整突体形成的空化云区范围较小、清晰度较低、强度较弱,空化
本文在直流式水洞中使用先进的量测仪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对高速水流流经不平整突体——圆柱形突体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采用不同高度突体试件,实测空化区掺气前后流速的变化,探讨了不同掺气浓度通气量与速度场分布关系,重点分析了圆柱形突体空化区垂向流速和纵向流速的分布.实验得出掺气可有效减小由圆柱形突体产生空化所引起的速度脉动情况,并得出在突体下游空化区
亭子口水利枢纽泄洪底孔具有孔教多、流量大、高流速、高水头、运用频繁以及运行水头变幅较大等特点,根据高水头闸门止水要求及满足底孔安全运行要求,底孔采用突扩跌坎式掺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比较了明槽坡度、出口反弧半径以及通气孔尺寸和位置等因素,以优化底孔体型,满足掺气减蚀要求,保证在三期施工导流期至校核洪水期各级水位下(421.14 ~ 463.04 m)均能形成稳定空腔,达到掺气减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