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是我国农业生产上重大迁飞害虫,暴发时对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造成减产或绝收,1958年中央政治局将粘虫列为当时要消灭的10大害虫中第二位。近年来,粘虫一直是我国重大病虫害监测对象。我国对粘虫迁飞与防控的研究可概括为4个阶段:一是粘虫迁飞规律与测报技术原创研究。首创了粘虫“标记-释放-回收”技术,获得了其远距离迁飞的直接证据,共标放粘虫650多万头,回收到52头,基本摸清了全国范围内迁飞规律;提出了粘虫在我国东半部越冬北界为1月份0℃等温线;创建了粘虫“异地测报”技术,极大提高了粘虫防控水平。二是粘虫迁飞行为机制及单项防控技术研究。温度、密度、营养和光周期等均可诱导粘虫迁飞行为发生,且可调控其迁飞距离、高度、速度和方向;具有发达、善于飞行的飞行肌结构,利用转化效能高的酯类作主要飞行能源,符合“卵子发生-飞行拮抗综合症”特征;JH不仅可影响飞行与生殖能力调控其起飞与降落时期,还可调控迁飞型向居留型转换;迁飞能力具有亲代加性遗传效应;研发出粘虫雷达、灯光、糖醋酒和性诱剂等监测技术以及生态调控、生物和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三是粘虫迁飞致灾机制与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粘虫迁飞不仅不会以生殖力下降为代价,而且还会促进种群同步生殖,加剧后代集中危害;迁飞型不仅可通过远距离迁飞逃避天敌和病原物攻击,且形成了比居留型更强的防御能力,有利于种群生存和危害;粘虫进化出在极端环境下迁飞行为“二次调控”的弹性策略,由迁飞型转化为居留型在本地快速产卵危害;集成了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粘虫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体系。四是粘虫迁飞分子机制与行为控制技术研究。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明确了粘虫全基因组大小为680Mb,成功注释了16000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别调控粘虫激素分泌、能源代谢、生物钟、飞行定向、化学感受及天然免疫等生理行为。通过对关键基因表达模式与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不仅能揭示粘虫迁飞调控的分子机理,而且还能为发展基因技术抑制迁飞行为从而达到行为控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