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缘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2月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过程的空气污染状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微观气象要素特征以及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和动力场结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倾槽和逆温层是灰霾形成的有利天气学条件;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变化与灰霾的生消和发展密切相关;灰霾区800hPa以下层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的绝对值均较小,有利于灰程维持;且下沉运动、负涡度和正散度是灰霾发展维持的动力因子,上升运动、正涡度和负散度是灰霾减弱消敞的动力因子,灰霾实际的生消和发展是垂直速度、涡度和敞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灰霾与雾相比,在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逆温强度、逆温层厚度和大气混合层高度等气象要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可为灰霾预报提供有益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