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根尖周病的锥形束CT与根尖片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根尖片和锥形术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实验性根尖周病的病损进展.方法:将2只比格犬的20颗前磨牙共计40个根管开髓后,直接暴露于口腔,诱导根尖周病的发生.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拍CBCT和根尖片,观察根尖病损的变化.结果:将根管开髓暴露于口腔后,所有实验牙均形成慢性根尖周病.术后1个月,CBCT与根尖片对根尖病损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2、3个月,CBCT与根尖片对根尖病损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CBCT与根尖片影像学显示根尖病损面积与时间成正相关关系(r=0.94,P<0.05).根尖片与CBCT测量的根尖病损面积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锥形束CT对于根尖周病损的早期监控优于传统根尖片.根尖周病损的面积在CBCT上比根尖片大且二者没有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上前牙龈下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前牙缺损达龈下,不适应牙冠延长术的患者29例,年龄25~62岁.术前行必要的根管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待牙龈健康后行翻瓣术.翻瓣后,龈下缺损采用玻璃离子充填,若有龈上缺损则采用树脂充填,充填抛光完成后缝合.记录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及术后12月SBI和PD指数.结果:29例患者术后SBI和PD相较术前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月、6月及12月S
目的:冠根联合折裂牙,龈下折裂位置不明确,创伤较大,一直以来保存率极低.本研究针对冠根联合斜折至龈下超过4mm、非完全性纵折牙,采用微创粘接法行保存治疗以提高疗效,以期能对折裂牙的治疗提出规范化诊疗方案.方法:收集94例冠根联合折裂牙,折裂方向为斜折,折裂位置在龈下4~7mm.对未经根管治疗的患牙,在钢丝结扎固定下,予以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拆除结扎丝后行牙龈剥离;已行完善根管治疗者,直接行牙龈剥离;
目的:研究制作离体牙镍钛器械分离模型的方法.方法:收集江苏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2013.9~ 2014.6因各种原因拔除的恒牙,纳入条件:前磨牙;牙体基本完整;根尖孔发育完成.排除条件:根长大于16mm或小于12mm;牙根弯曲度大于5°;开髓后15#02扩大针放入根管全长无明显阻力.用金刚砂车针在ProTaper,F2距尖端4mm处做一刻痕,深度约为该处器械直径的1/2.将ProTaper,
目的:研究显微超声技术去除离体前磨牙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果.方法:将前磨牙器械分离模型包埋入蜡块,置于显微镜15倍视野下,用ET20,ET25和ET40超声工作尖建立直线通路,去除分离器械上段周围的牙本质,通过超声振荡使分离器械松动弹出.成功标准:90 min内将根管内分离器械完全去除.失败标准:90min内未能去除分离器械;根管发生侧穿;发生二次分离且90min内未能完全去除分离器械.结果:根上组
目的:用micro-CT观察纤维桩纤维桩粘结剂微渗漏的情况。方法:8只牛切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从釉牙骨质界处切除冠方组织,牙根根管预备后用与纤维桩相应的钻预备纤维桩道,一组完全用纤维桩粘结剂Unicem2充填,另一组用纤维桩粘结剂和纤维桩充填,随后两组样品置于50%硝酸银溶液中24h,然后取出样品miero-CT扫描观察微渗漏情况。结果:用纤维桩粘结剂充填的一组可以明显看到微渗漏,而另一组用
目的:评估含有抗菌单体IMQ-16的UDMA/SR833s树脂体系的抗菌活性、物理化学性能.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镜检测树脂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制备大小为2mm×2mm×25mm的样条,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检测样品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同时研究实验材料的吸水率与溶解率.通过直接接触试验检测聚合物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利用琼脂扩散试验分析抗菌成分的溶解性.结果:所有含有抗菌单体IMQ-16的实验聚
目的: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研究不同冲洗液对可控记忆型镍钛锉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方法:将HyFlex和M3镍钛锉分别在5.25% NaOC1和17%EDTA溶液中动态浸泡10min,新锉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敲击模式下扫描其表面形貌,应用AFM自带分析软件测量其表面粗糙度Ra、RMS值,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
目的:观察SonicFill树脂充填材料充填后牙Ⅱ类洞时的边缘密合性.方法:选择20颗完整健康的离体磨牙随机分成A、B两组,在每颗磨牙近远中分别预备一4mm×4mm×4mm的单面Ⅱ类洞,A组进行直接4mm充填,B组进行分层充填,每层2mm,充填完成后即刻打磨抛光,经过冷热循环、2%亚甲蓝溶液染色,近远中向切片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龈壁间染料渗透情况.结果:A组的边缘微渗漏明显低于B组,
目的:比较iRoot SP、AH-Plus、Vitapex和氧化锌丁香油四种根管封闭剂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根管封闭性能.方法:取截冠后单直根管的上前牙128颗,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A组iRoot SP;B组AH-Plus;C组Vitapex;D组氧化锌丁香油,n=24),另设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和冲洗后,各组分别进行四种湿度条件的处理(a完全干燥组:根管内水分用纸捻完全吸干后,用
目的:用不同能量的532nm皮秒激光器照射离体牙,分时监测不同功率下的髓腔温度,得出照射时间和功率对髓腔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筛选出激光对不同形态牙齿的安全应用参数,初步评价皮秒激光在牙体治疗方面的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人类离体牙,截根并暴露髓腔.热电偶电子测温仪对牙髓腔温度在不同照射时间和功率下进行重复测量(10s、20s、30s,0.2W、0.4W、0.6W、0.8W、1.0W).实验分为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