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在20世纪的批评争论中,中国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奉行"拿来主义"的合理性,而对维持其长期生存下去的内在的流变逻辑少有涉及。面对中国20世纪现代绘画从改革到破除现实主义革命再到各种新式美术破茧而出的杂乱情形,各式风格的转变与出现既突然又急促,使批评家对于这种发展的合理性发生质疑。于是对于这种内在流变逻辑的寻找和探究,无疑成为判断中国现代绘画和后现代绘画发展的可能性和区别于西方独创性的必要,有可能会成为探究中国民族的现代绘画的新视角之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芙从艺术真实去认识艺术的发展,20世纪美国哲学家阿瑟·C·丹托在1964年撰写的《艺术世界》一文中,在谈到对艺术品确认时曾介入艺术品内涵的"真实"这一概念,而中国学者吕品田在探究新生代艺术时也曾从艺术品的"真实"入手,但沃尔芙所谓的真实是另一种真实,而丹托和吕品田都没有把艺术品所包含的"真实"作为主要的分析逻辑来思考艺术流变的可能性。在其基础上,本文从主体与认知对象的整合中认识到"真实性"在三者中的存在,并以此来探究"真实性"在它们之间的演变,借此分析三大主义绘画在中国风格和内容演变逻辑上的合理性。并结合中国出现的现代绘画和后现代绘画的代表画派具体分析了"真实性"在绘画艺术之间的演变,从而总结出三大主义绘画各自存在的局限性和优越性,进而指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绘画存在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