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5年1月29日-2月12日韶关出现了15d的长低温阴雨过程,为了做好韶关2-3月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本文分析了此次长低温阴雨的变化与季节内振荡及其不同位相的环流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1月28日的中等冷空气及其伴随的小雨降水过程导致了韶关较强降温并及长低温阴雨天气的开始,随后2次弱冷空气的不断补充影响,使低温阴雨天气维持,随着2月13日气温的回升,低温阴雨天气结束.2015年
【机 构】
:
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广州 510080 广东省气象台,广州5100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29日-2月12日韶关出现了15d的长低温阴雨过程,为了做好韶关2-3月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本文分析了此次长低温阴雨的变化与季节内振荡及其不同位相的环流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1月28日的中等冷空气及其伴随的小雨降水过程导致了韶关较强降温并及长低温阴雨天气的开始,随后2次弱冷空气的不断补充影响,使低温阴雨天气维持,随着2月13日气温的回升,低温阴雨天气结束.2015年1-4月韶关日平均气温主要存在准30d振荡,1月29日-2月12日出现的长低温阴雨过程也对应显著的30天左右的季节内振荡.低温阴雨从开始前的回暖—降温—开始—维持—结束具有不同的环流演变特征.可为长低温阴雨的中期与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对2015年凯里市26个区域自动站实时暴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布凯里市暴雨时空分布,2015年凯里市出现总暴雨145站次,大暴雨28站次,特大暴雨为1站次;其中,暴雨主要出现在6月,其次为5月,1~4月和11~12月未出现暴雨天气;夜间暴雨占67%,白天暴雨33%;暴雨最多是三棵树镇为9次.其中,受地形影响为主要因素.
利用黔东南1961-2013年16个地面气象台站逐日云量观测资料,建立各季极端阴天日数时间序列,统计分析表明,各季极端阴天日数均长达10天以上,并在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极端阴天日数最长出现在冬季,最短出现在秋季;极端阴天日数在春夏秋季为减少趋势,冬季反而增加;极端阴天日数对主要气象要素的关联度在各季有所不同,春、秋、冬季对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相差不是很明显,夏季对降水量和气温的关联度差值较大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11-16日广西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阻塞形势建立和东亚大槽的稳定维持是前期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后期阻塞形势崩溃加强了暴雨的强度;高空槽、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和超低空强烈辐合是直接导致暴雨发生的中尺度系统;有利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形势是本次持续性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物理量的演变特征与暴雨出现的时段及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利用登陆台风"凡亚比"的高频风温湿资料,结合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各观测变量变化特征、各类湍流通量在台风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有强对流时垂直方向风速为负值且绝对值迅速增大,观测点附近气压有小幅增加;(2)风速在对流加强时有所增加.台风眼经过前后10min平均风速呈现M型双峰变化,在眼壁区域风速达到最大值;(3)比湿和位温有很好的负相关性,两者跟对流联系紧密.对流加强时,比湿增加,位温降
2015年4月19日晚至20日白天,梧州市出现了今年的首轮大范围强对漉天气过程,本次过程以冰雹、雷暴大风天气为主.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这次过程的天气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高原槽东移引导低层切变线南下及地面冷锋抬升触发造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梧州地区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都很充足,但水汽条件欠缺;此次过程的假相当位温、CAPE、SI、K指数等大气对流参数能够很好地预示强对流天气的发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河池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16年4月中旬发生在河池市的两次范围较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进行对比分析,将12日、17日过程分别定义为过程1、过程Ⅱ.结果表明:(Ⅰ)两次过程大风特征相似,但过程Ⅰ短时强降雨更明显,过程Ⅱ雷暴、障雹面较过程Ⅰ更广;(2)过程Ⅰ为地面辐合线触发,过程Ⅱ由锋面触发;(3)过程Ⅰ湿层更厚,而风暴潜势、垂直风切变等条件过程Ⅱ更好;(4)两次过程均有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六小时再分析FNL资料、CMA最佳台风路径集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登陆后对广西风雨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登陆进入广西境内后,台风中心高空仍具有强的抽吸作用,台风中心相对涡度柱强度减弱程度较小,使其不易被填塞.西南风暖湿输送带带来的大量湿热水汽与台风环流汇合,对登陆后的台风环流进行了水汽和热量的补给
利用常规资料对梧州市2014年6月份一次强降雨天气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主要是由高空槽、低涡切变及地面倒槽天气系统影响造成;由于东侧有强盛的副高的阻挡,使得天气系统移动缓慢,出现了持续性的强降雨;本次过程强降雨的水汽条件、动力抬升条件和不稳定条件十分充足,并且物理量场的变化特征和强降雨时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与雷达等非常规资料以及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广西秋季11月11日-13日暴雨过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诊断分析,并检验了EC等模式的降水预报性能.结果显示,12月11日-13日环流形势表现为500hPa南支槽和高空槽东移加深,低层的低空急流强劲发展,弱冷空气以偏东路径南下,造成切变线呈准东西维持稳定少动,其两侧辐合较强,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切变系统附近;另外
通过对2015年春季梧州市春季降水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进行分析,找出梧州市春旱形成的原因,为预测春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指导梧州市进行防灾减灾,做好农业生产有着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