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临床治疗中,由于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其对疾病的易感风险、发生、进展和药物治疗干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也都存在着个体化的异质性.这就要求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即“个体化医疗”.探究不同规格分剂量口服药品的质量差异,分析分剂量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探讨患者使用分剂量药品的合理性,对于提升患者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机 构】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学部,辽宁 沈阳 110004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16
【出 处】
:
第一届全国临床用药风险监测与防控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治疗中,由于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其对疾病的易感风险、发生、进展和药物治疗干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也都存在着个体化的异质性.这就要求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进行治疗,即“个体化医疗”.探究不同规格分剂量口服药品的质量差异,分析分剂量药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要求,探讨患者使用分剂量药品的合理性,对于提升患者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乙型副伤寒杆菌即副伤寒乙型沙门菌,在发展中国家常见,通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副伤寒性质与伤寒相似,青壮年发病率高,多以急性发热起病,可导致胃肠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1].有文献报道红斑狼疮患者与普通患者相比,感染沙门菌的风险更高,如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患关节炎或骨髓炎的概率将增大.本文将对1例左髋关节置换术后乙型副伤寒复发伴红斑狼疮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方案调整和药学监护[2].
目前,新医改方案出台,对药学服务提出了方向性要求,现代医院药学应当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工作重点由保证药品供应向临床药学服务转移,下面以笔者对1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药学监护为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利用专业特长,做好药学监护,在治疗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ADR)已成为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根据中国2011年5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包括导致死亡;危及生命;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现对2013-2015年的35例严重ADR报告作一回顾性分析,在了解本院ADR发生规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及造影剂类型、剂量、注射速度等、充分做好造影剂使用前的准备,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视患者主诉、即可有效预防造影剂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的发生。减轻过敏反应的危害,提高造影剂使用的安全性。
近些年来,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致使免疫缺陷患者增加,而进一步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急剧上升[1].肺真菌病是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为肺和支气管的炎症反应或相关病变.而侵袭性肺真菌疾病是指真菌直接侵犯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2].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方面,早期适宜且正确的使用抗真菌药物,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三类抗真菌药物为多
靶向给药的概念是Enrilich在1906年首次提出的,其实质内容是给予靶向药物后,药物会有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的靶向部位,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治疗效果[1].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耐受性好,通常出现轻微或中度的毒副反应如皮疹、腹泻、高血压等,但是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仍能够发生.很多肿瘤患者各系统生理功能衰退尤其是肝脏和肾脏功能下降,加上恶性肿瘤及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消耗,直接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因其各项生理机能的特殊性,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相比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亦存在一定差异[1].而且,大多数新药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成年人,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指导数据较少.因此,儿童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本研究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对某三甲医院近5年(2012年1月1号至2
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灭菌作用.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及不良反应较少等特点,目前临床常用其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随之临床使用率的增加,对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为引起医务人员重视,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本文对本院111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道也日益增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1],抗感染药物中喹诺酮类药物严重报告比例一直仅次于头孢类药物,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系统,占35.5%.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之一.莫西沙星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剂型,其临床应用极其广泛.作为一类高风险的特殊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包括严重ADR)的临床报告亦较多.近年来相关管理机构广泛强调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要求[1]医疗机构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探讨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现利用智能系统就重庆市中药注射剂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