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互惠共生,罕见发生传粉欺骗性演化,然而在分布于云南的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内发现了传粉榕小蜂(Eupristinaverticillata)与欺骗性小蜂(Eupristinasp.)共存的现象,本研究将揭示小叶榕传粉者和欺骗者繁殖的差异及共存发生规律.[方法]首先通过电镜扫描、展示两种小蜂传粉结构;其次控制试验单果定量引入传粉者和欺骗者,比较种间、种内繁殖差异;再抽样雌花期和雄花期小叶榕自然果,调查两种小蜂在果及树水平上的发生、共存模式.[结果]传粉榕小蜂有发达的传粉结构,而欺骗者前足基节上花粉刷消失,胸部花粉筐退化,主动传粉行为丧失.雌花期单果引入两种小蜂后,种内和种间传粉、产卵繁殖后代均存在竞争,繁殖差异大;传粉榕小蜂传粉繁殖大量种子,单只蜂传粉比两只蜂传粉繁殖的种子数量多;而欺骗者偶然体壁带粉,仅产生几粒种子,属于无效传粉者;当传粉者与欺骗者共存一果时,传粉效率最低,繁殖的种子最少.小叶榕传粉者和欺骗者的雌蜂个体相似,孕卵量相当,然而,欺骗者产卵更为成功,且造瘿率、发育率高,最终成功繁殖的后代数量欺骗者比传粉者显著多.两种小蜂共存在小叶榕果内,雌花期单果一般进一只传粉者或欺骗者,两种共进一个果的比率较低;雄花期果内一个果内仅繁殖传粉者或欺骗者的比率高,而两种小蜂共存一果的比率同样较低.[结论]小叶榕上未描述的Eupristina sp.被证明是全球已知第三例演化出欺骗性的传粉榕小蜂,但是在繁殖后代效率上,欺骗性演化没有付出代价.欺骗者与传粉者分散在不同果,甚至不同的树上繁殖,欺骗者减少了与传粉者的直接竞争,是其稳定共存在榕-蜂互惠系统中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