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双向流流道是一种新型流道,流道主要由分水件和挡水件组成,其结构简单且水力性能较好.为了研究流道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选取5个关键参数作为实验因素.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设计8组实验方案制作流道样件,分别在不同水头压力下测得各流道样件出流量,计算其流态指数及流量系数.采用通径分析定性地分析各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效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流态指数和流量系数与5个结构参数的量化模型,其相
【机 构】
: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安 7100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向流流道是一种新型流道,流道主要由分水件和挡水件组成,其结构简单且水力性能较好.为了研究流道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选取5个关键参数作为实验因素.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设计8组实验方案制作流道样件,分别在不同水头压力下测得各流道样件出流量,计算其流态指数及流量系数.采用通径分析定性地分析各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效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流态指数和流量系数与5个结构参数的量化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9,0.9990.结果表明,挡水件底部高度是流态指数的主要决策变量,而挡水件垂直部分高度是其主要限制因子;挡水件垂直部分高度是流量系数的主要决策变量,且各参数都为增进因子.建立的量化关系模型效果显著,相关程度高,可以从定量角度揭示流道结构参数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对设计性能良好的双向流流道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滴灌材料的成本降低和滴灌技术的日渐成熟,中国对于滴灌技术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上应用开始大力的推广应用.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田间小麦滴灌试验,在14组不同氮、磷、钾施肥量的处理下研究分析需肥规律得出最适宜的施肥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对不同单因素肥料的施肥量和对应产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回归拟合,分别得出氮肥最佳施肥量为178.1kg/hm2,磷肥最佳施肥量为62.2kg/hm2,钾肥最佳施
通过设置不同宽窄行及株距实现不同种植密度,以探讨在现有灌溉制度下玉米高产的种植模式,为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正大12和迪卡519两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间产量达到显著性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种植模式下产量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正大12和迪卡519在种植模式30-60-25下产量最高.随着
从积盐和返盐两个方面概述并分析了引起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最后进一步探讨了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以后的研究重点要放在对日光温室土壤的水盐动态监测,次生盐渍化机理,微灌下土壤水、热、盐迁移规律,建立以节水微灌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体系等方面.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在田间试验基础上进行灌溉处理,设置了地下滴灌(SDI)和喷灌(SI)2种灌溉方式.结果表明:0~100cm土层内,SDI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最高;SDI的苜蓿株高、分枝数及单株干重均显著高于SI,但其茎叶比显著低于SI;SDI两茬的苜蓿草产量分别为4815.87kg·hm-2和4300.41kg·hm-2,相较SI,SDI下第2茬和第3茬苜蓿草产量分别提高了14
本文通过对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香梨地在不同水肥处理下产量的监测,分析了水肥耦合对香梨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灌水量与产量及施肥量与产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在水肥协同作用下,交互效应使香梨产量明显增加.在滴灌条件下,节水7%和26%、施肥量增加50%和15%时,香梨产量增加.在节肥13%、节水7%时产量相差很小.当节水32%时,无论施肥量增减,其产量均减小.水肥耦合的最佳模式为施肥690kg/hm
采用Φ20标准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为控制灌溉参数,研究不同灌水方式(覆膜滴灌、覆膜沟灌和覆膜小畦田灌)对温室环境和番茄生长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秋冬茬口的日光温室内,与膜下沟灌和传统覆膜畦田灌溉比较,覆膜滴灌一定程度降低了温室湿度,保持了土壤水分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势范围,使番茄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另外,采用覆膜滴灌时,灌水周期为3天,蒸发皿系数取1.0时,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
本文以“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为背景,通过分析内蒙古典型代表区三大优势作物(玉米、马铃薯、大豆)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肥利用效率、生长指标、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商品组成和最终产量,探讨了水肥一体化“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在高效利用水肥资源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作物产量.
田间毛管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对作物的供水,本文针对鄯善地区成龄葡萄的毛管布置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不同毛管布置方式下的水分入渗特征,分析与葡萄根系分布的耦合程度,对田间毛管布置方式进行优化,提出采用两管流量不对称布设方式:双管不对称布置(沟内与棚架下各一条滴灌带,滴头流量2.2L/h,间距30cm,棚架下铺设滴灌带灌水器采用滴头流量3.3L/h,间距30cm)和
针对山丘果园复杂环境,又需大面积分区控制灌溉并集中管理的需求,研制了低成本、低功耗小型无线灌溉控制设备.设备嵌入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灰色预测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有效解决时滞现象,进行有效的预测作物的需水量,达到对系统的精确灌溉控制,同时硬件选用低功耗微控制器与双稳态电磁阀,避免信道拥塞,无线传输采用GPRS长距离和NRF2401的短距离相结合的通信方式,系统可准时开启电磁阀.运行测试:该系统与
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全自动鱼雷网式过滤器的清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同物理试验结果进行定量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由此说明数值计算结果是可靠和准确的,进而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全自动鱼雷网式过滤器的结构进行优化.对全自动鱼雷网式过滤器不同出水口位置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速度场和压强场,得出出水口位置位于X=0.65~0.85m处是最合理的.所得结果为全自动鱼雷网式过滤器的生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