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MM5气象模式是应用需求较大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但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和人力的限制,各省市气象局未能得到足够的计算能力和运行环境的支持.作为"国家气象网络计算应用节点建设"项目第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MM5业务模式共享系统探索如何在建设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计算网格设施上实现气象计算资源的共享,并将其投入到业务运行.MM5业务模式共享系统包括Web门户系统、产品分发传输服务、网格环境的部署运行等模块.
【机 构】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机室,100081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083
【出 处】
:
2006年中国气象学会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M5气象模式是应用需求较大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但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和人力的限制,各省市气象局未能得到足够的计算能力和运行环境的支持.作为"国家气象网络计算应用节点建设"项目第一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MM5业务模式共享系统探索如何在建设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计算网格设施上实现气象计算资源的共享,并将其投入到业务运行.MM5业务模式共享系统包括Web门户系统、产品分发传输服务、网格环境的部署运行等模块.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模块,并定制了武汉区域参数化方案,进入了业务化试运行.
其他文献
本文在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的基础上,开展了裂缝的识别和拾取,计算了裂缝孔隙度、裂缝密度、裂缝长度、平均裂缝宽度、裂缝水动力宽度等5个裂缝参数,定量地描述了裂缝的发育状况.又以测井计算的裂缝参数为样本,开展了高分辨率非线性地震反演(ANFIS).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裂缝参数剖面,反演的裂缝参数与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吻合较好.
本文通过实例展示了测井新技术在须二段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储层渗透性分析、裂缝识别及有效性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客观分析了现代测井新技术在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中的适用性,认为成像测井基本解决了裂缝识别及裂缝有效性评价问题,但流体性质的识别技术仍是测井在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评价领域的难关.
本文介绍了成像测井解释在川西碎屑岩沉积微相分析、地应力分析、裂缝识别中的运用.对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微相的纵向沉积构造变化规律进行了解剖,在此基础上,对川西须家河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层理分布统计分析,研究了沉积时古水流方向.利用井眼崩落方向以及诱导裂缝走向特征,开展了地应力研究,结果显示,各井的主压应力方向总体上较为接近,为近东西向.利用裂缝走向与压应力方向间关系开展了裂缝有效性研究,把
本文分析了快速地层中各种波的特征,提出了提取与固井质量有关的波型的方法,建立了快速地层固井质量评价标准.
本文介绍了利用测井技术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气层识别的方法,对生产应用将有实际意义.
本文从天然气藏分类因素、高自然伽马砂岩、复杂井身状况和长期浸泡等方面,分析了适宜识别泌阳凹陷各类浅气层的测井方法.根据本地区特点,研制了行之有效的浅天然气层解释新方法:声波时差、补偿密度、中子伽马、补偿中子与邻层比值法,自然电位曲线反重叠补偿中子或声波时差法,时间推移测井法,井温法,声波时差与中子伽马重叠估算产气量等方法.
本文针对该区域储层流体性质与电性特征的规律分析,总结了安棚深层系储层流体识别的方法,为安棚深层系储层流体识别精度的提高提供了方法和依据.通过对安棚深层系油气水层的电性特征分析、建立了油气水层的常规测井识别方法,确定了油气水层测井解释标准,同时研究了利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在识别气层中的影响因素和识别方法.并分析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在安棚深层系储层油气水识别中的作用,为更有效地识别低孔低渗凝析油气藏流体的
珠江口东部香港至大亚湾近岸海域位于南海北部,地处22°05~22°50N,113°30~115°E范围内.本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1.8~22.3℃,年平均水温20.0~29.5℃,年均降雨量1500~2100 mm左右,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5%,年均相对湿度80%,总蒸发量2262 mm.海水盐度为30%~33.7%.该地区海域海洋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南海北部环流及水团的控制,
应用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可获得丰富的中深层信息,提高速度分析的精度,为建立精细速度模型提供数据保证.利用OBS获得的浅部高速层至深达Moho莫霍面的折射震相,分析地层速度纵横向变化,提高反射波处理效果,为研究深水区盆地的含油气性提供基础资料.深水无井约束储层物性预测系统对深水陆坡沉积体系的层序、沉积和储层发育分布特征可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油气勘探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高楼大厦向高处发展,地下工程又在深部延伸,无论"上天"还是"入地",都对地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地下空间的开发带来了更大压力.然而,广州又是地下岩溶发育区,城市建设与地下灾害的矛盾日趋尖锐,认识地下岩溶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对工程布设、减灾防灾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4000多个钻孔分析基础上,得出广州市地下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1)地下岩溶主要分布于石炭、二叠纪石灰岩地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