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井下“浦口组”地层问题的探讨

来源 :第四届全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及实验室管理工作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苏北地区井下浦口组的钻井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及部分重点层、段的微体古生物分析为基础,总结了浦口组的岩性、电性、古生物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并将浦口组划分为四段:通过对浦口组及其各段残留地层分布的细化研究,结合构造演化、地震解释的部分研究成果,指出了浦口组的沉积格局;充分利用所获得的孢粉资料,探讨了"黑浦口"的存在及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原油中中性氮化合物和烷基酚化合物分离制备的新方法.在C非极性填料的自制层析柱上,用正已烷淋洗去沥青质的原油样品,可除去饱和烃、芳烃,并制备出中性氮化合物;用二氯甲烷淋洗得到烷基酚化合物.实验证明: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令人满意,同其它的方法相比,节省试剂,分析周期短,中性氮化合物纯度较高.
本文回顾了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标准化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本行业标准化实施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设计与规划.
本文是我厂科技人员对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多年的潜心研究、改革、试验的小结.在热解气相色谱分析中,对热解产物的捕集方法,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用的是传统的液氮捕集法.这种方法过程复杂,不利于操作.为了便于现场和实验室应用,我们攻克了这个难题,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捕集方法,并生产了YQZF-1型油气组分综合评价仪,经过大庆石油有限公司录井分公司等生产和科研单位的使用,效果很好,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做出
TCH-1型图像分析系统是在目前国内外通用图像分析仪的基础上,根据岩石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和致密砂岩粒度分析的需要,研究配置的一套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专用系统.该系统硬件主要由岩相偏光显微镜、彩色CCD摄像机和扫描仪、微机等几部分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系统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能对岩心图像进行真彩色自动识别和分割、真彩色变换和处理.等面积圆和面积频率两种地质模型的使用,使所测的铸体薄片孔隙结构参
本文从气体法孔隙率测定的原理出发,指出了目前标准方法(DZS2001.37-94)中气体法孔隙率测定计算中的缺陷,并用新的曲线拟合法代替了原来的方法,使测定精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本文根据石油地质部门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最近邻聚类法,并以此自动对荧光薄片的发光颜色进行识别以确定其组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过去,黄骅坳陷仅在南区王官屯地区发现有确切的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四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曾根据个别单井的孢粉化石资料怀疑黄骅坳陷北区的北塘凹陷局部分布有沙四段,但限于当时的勘探程度较低,化石证据不足,很大程度上限于推测,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中区板桥和歧口凹陷过去从未发现沙四段.本次研究在对板桥凹陷千米桥潜山一带原划归中生界的地层做系统的古生物分析时,发现中北区沙三段下伏原来依据岩电性
通过对采自酒西盆地旱峡和红柳峡两条露头剖面的样品进行系统的孢粉分析,本文建立了4个孢粉组合,并根据组合的特点讨论了其时代意义,简述如下:1)Impaedecispora-Cyathiditds-Triporoletes组合,组合中蕨类孢子含量为1801﹪~38.5﹪,出现个别Cicatricosispoirtes,但不是优势分子,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层位上相当于赤金堡组;2)Dissaccia
含油气盆地层序地层学技术表现为层序地层学理论、层序解释技术与层序模拟技术,主要是露头和岩心的描述与分析技术、井剖面层序解释技术和地震层序解释技术以及体系域表征技术的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是油气勘探中的新方法,也是识别和预测油气储层与油气藏不可缺少的手段.层序地层学的最新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高分辨率层序和准层序分析领域;另一方面在于沉积层序充填的计算机模拟.
晚泥盆世弗拉-法门期之交(F/F界线)所发生的全球性生物大绝灭事件是地球历史和生命进化史中极为强烈的一次重大事件,引起了地球科学中众多学科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这次生物绝来事件在我国华南广西、湖南及贵州等地的海相地层中也有明显的反映,早已引起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科研究人员的重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马学平,白顺良,1996).在各国学者所提出的绝灭机制中,尤以地外撞击事件导致海水混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