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几个问题的探讨

来源 :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中国区域地质学中的几个问题,包括前震旦系深变质岩的分析,研究了中朝地台有无奥陶-石炭系的沉积地层长期处在风化剥蚀的状态形成的原因,以及关于“神农架群”的时代,论证了南华系不是新元古界的地层,南华纪并不存在;作为震旦纪时期的冰球事件的实际资料也应重新考虑。认识对昆阳群、板溪群时代的解决,沉积盆地充填序列,沉积相分析都会带来新的思考。最后分析了火山岩的时代、以及关于中国黄土形成热尘说的详细分析,为中国区域地质的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和气体吸附等方法,对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微观储层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页岩微观储层(直径介于1μm~lmm)主要有矿物质孔、有机质孔、有机质和矿物质之间的孔隙以及微裂缝四类。页岩层段的下部由于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含量,微观孔隙以有机质孔为主,向上有机质孔减少,矿物质孔增加;在平面上,靠近沉积中心区域的深水陆棚、深海等沉积相带的页岩以有机质孔为主,向陆缘方向的浅水陆棚
本文利用辽西凹陷及其围区现有的地震、钻井等勘探资料,通过地层展布特点分析、构造恢复、单井埋藏史-沉降史分析、区域热史分析、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凹陷的构造演化、烃源岩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沙四期中、北洼与南洼相隔,沉积中心在辽西中洼,沙三期北、中、南洼相通,沙三段沉积中心在南洼;东营期南、北洼为沉降中心,残留厚度较大,中洼翘起,在东营末期接受更多剥蚀;辽西中、南洼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普遍
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相比,具有合同条款相对复杂、项目选择相对复杂、工作量投入相对谨慎等特点.项目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技术先进与否、资金雄厚与否,更取决于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水平.项目建设风险、组织风险和跨文化风险是项目运营的直接风险,可通过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预防或规避;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竞争风险为项目运营的间接风险,此类风险虽然不直
本文介绍了南秦岭汞锑成矿带区域地质,探讨南秦岭汞锑成矿带控矿地质条件及控矿模式,认为工作应着重在区域性断层所限定区域的砂铜沟背斜及其次级褶皱(褶曲)波及范围内,开展以褶皱构造成生期次分析、控(含)矿构造组合分析研究为主的构造解析,在对地表地质构造形迹综合研究填图基础上,结合槽探等揭露后,对所圈定的含矿带开展勘查工程验证,初步所开展的工作表明本区具有良好找矿效果。
对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灵活的系统界面、有针对性的业务定制,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增强软件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增强用户与系统的亲和性,延长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实现系统定制的方法与思路,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流行的XML接口实现消息传递机制,令系统实现开放式的用户界面定制、业务定制、消息映射机制,给出了一个具有柔性机制的系统层次模型,讨论了用户之间的界面属性定义与消息映射,以及消息处理方
USH段是阿曼北部Daleel油田的主力产油层。本文在地质、地震、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对USH段的岩相组合和沉积亚相做了详细研究,识别出了该段D层有礁间洼地(水深10~50m)和粘结灰岩礁(水深0~10m)两种亚相,并在礁间洼地亚相的E1层发现了风暴沉积。研究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建立了研究区下白垩系上Shuaiba组的沉积模式:有障蔽碳酸盐岩缓坡陆架背景上的伴有风暴沉积的礁间洼地沉积模式
由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可以得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存在着大量的油型气,它们主要分布在泰康隆起带上.油气同层产出特征表明,西部斜坡地区油溶释放气应是油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家—古龙凹陷与西部斜坡区之间1000余米的高差是油溶气释放的重要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西部斜坡区的油溶释放气量是可观的,1m3原油从齐家—古龙凹陷运移至西部斜坡地区可释放出20 m3~30 m3的天然气,且由东向西油溶气释放量逐渐增大.
本文应用美国环保署EPA的地下水脆弱性DRASTIC评价方法,考虑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地貌、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GIS技术,对云南丽江古城所在的丽江盆地的地下水的脆弱性从自然和人类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污染严重,水资源保障率低,已危及丽江世界遗产地下水生态安全。加强对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研究和保护,是进一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