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高分异花岗岩稀有金属成矿--以黔东北印江县花岗岩-伟晶岩为例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对磨槽沟一带出露的花岗岩和伟晶岩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和同位素研究,并与阿尔泰伟晶岩进行对比,旨在揭示该区稀有金属伟晶岩与花岗岩的成因关系,发掘不同成因伟晶岩的异同,同时为该区的稀有金属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发育有一系列锡、铅锌、银、铜、钼等多金属矿床,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以往研究认为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黄岗—甘珠尔庙一线,大兴安岭西坡资源量有限,仅发育少量银铅锌矿床.近年来,随着维拉斯托、道伦达坝、白音查干等多个超大型、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大兴安岭西坡锡林浩特—锡林郭勒锡银成矿带逐渐表现出较大的找矿潜力.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是该成矿带近
本次研究以三江口岩体东段三九地区花岗岩中黑云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镜、电子探针(EMpa)等方法,研究了黑云母显微结构特征、主量元素组成,探讨产铀花岗岩岩体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黑云母对三江口岩体成岩成矿的制约。
我国四川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赋存着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也保存着地壳岩浆房中岩浆演化的全部记录,是研究岩浆成岩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在攀枝花层状侵入体中广泛分布着纳-微米Fe-Ti氧化物出溶结构.Fe-Ti氧化物包括钛磁铁矿、钛铁矿和尖晶石等,在层状侵入体漫长的冷却过程中都会经历亚固相再平衡过程.在该过程中,由于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出溶体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最终在微米至纳米尺度上
会议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因共伴生Ga、Zr(Hf)、Nb(Ta)、U(Mo,Se)、REE等稀有稀散金属元素引起了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地质学者对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开展了大量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等系统研究,对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中心带,对元素富集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往学者主要以龙潭组含煤岩系为研究对象,对与龙潭组同时异相的吴家坪组研究相
以往赣南所发现的稀土矿床类型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壳型,最近新发现的某风化壳型稀土矿赋存于寻乌岩组,属晚南华世-震旦纪.矿床位于湘南桂北-赣南粤北亚区稀土成矿远景区.局部变形变质较强,可能与区内的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及后期岩浆侵入有关。其原岩为海相火山碎屑岩,在一些火山碎屑岩夹层中,稀土离子的含量较高,在后期风化、变质作用下形成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尽管碱性花岗岩-正长岩在地壳中出露面积较少,但因其高度富集高场强元素,且能形成超大型-大型的REE-Zr-Nb矿床,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实验研究了温度和氟含量对碱性岩浆中典型铌的矿石矿物-烧绿石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氟含量体系,烧绿石的溶解机制不一样。 随着体系中氟含量的增加,熔体中的Nb2O5含量呈现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随着铝饱和指数的增加,熔体组成从过碱到准铝质,熔体中
2014年,在攀西地区南部的四川攀枝花市与云南交界处的华坪县南阳村发现了一种K-Te-W的氧化物新矿物--碲钨矿,并得到了IMA-CNMNC的正式批准(IMA).在随后对该地点的样品的进一步研究中,又在同一样品中发现了一种K-W新矿物——乌木石.新矿物被发现于攀西地区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半风化石英二长岩中,呈板状,0.1-0.3mm,浅绿色,条痕无色,透明,玻璃一金刚光泽,性脆,莫氏硬度5-6,两组
碳酸岩型稀土(REE)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REE矿床类型,为全球REE资源提供了大部分来源.一般认为,碳酸岩型REE矿床经历了从岩浆过程到热液过程的连续演化,其中热液流体在REE运移和沉淀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该类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数据相对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REE矿化机制的研究.热液过程是研究里庄矿床REE矿化的关键环节,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前REE阶段和REE阶段。从前R
临沧花岗岩基形成于海西晚期一印支期,是一个受多期次侵入形成的复式岩基,受到构造活动的强烈改造。根据分析可知,研究区有丰富的物源、较适宜的气候环境、较发育的构造环境,对于成矿影响最大的因素则为地形地貌条件。可将高程及坡度变化作为找矿参考。综合研究区内稀土元素组合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后发现,勐库-勐省-上允、竹塘-芒信和勐海-勐混三个地区具有较好的稀土矿产找矿潜力。其中,勐库-勐省-上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