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小分子设计驱动的K2P通道靶标发现和确证研究

来源 :2019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治疗疼痛的临床用药中,吗啡和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然而此类药物具有成瘾等方面的毒副作用,带来很大危害。发现新机制的镇痛新靶标,为开发新一代镇痛新药奠定基础,已是紧迫需求。发现新靶标一般首先采用基因手段,然而基因改变所揭示的靶标功能信息可能较为复杂,并不等同于直接调控目标蛋白所带来的功能变化。
其他文献
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与细胞外配体相互作用在生物过程(如信号转导和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跨膜蛋白的多功能性使它们成为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尽管膜蛋白结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膜蛋白与配体共结晶结构的数量仍然有限。本研究以典型的跨膜蛋白包括转运蛋白(transporters)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为对象,通过设计整合一套计算机模拟的工作流程,针对跨膜蛋白结构构
锌蛋白约占整个PDB数据库中已知蛋白结构的10%。由于锌离子具有多种配位结构(4,5,6),并且其固有的柔性(配位数可变)特征[1],基于经典力场方法往往描述不好锌配位结构[2]。前期我们基于QM/MMForce Matching方法开发了锌蛋白专属的SLEF力场[3,4]。近期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接算法(GM-DockZn),辅以Amber99sb-SLEF2力场做打分函数,显著提高了锌与小分子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分子在体内各种代谢酶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也称为生物转化。药物代谢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Ⅰ相代谢通常引入或暴露药物的化学极性基团,转化为极性更强的亲水性化合物,使之发生Ⅱ相代谢,容易被肾脏排泄。
药物分子与靶标蛋白一般都是通过非键相互作用(即非共价作用力:氢键、阳离子-π作用、π-π作用、离子键、卤键等)而发挥药效的,其中氢键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种结合作用。在药物-靶标形成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非键相互作用的分布。
1997年正式生效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化学武器公约(CWC)),至今已有22年.CWC制定了严格的宣布与核查措施(包括常规例行视察和质疑性视察),并要求在其生效后全面执行这些措施,该公约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化学武器管控及销毁做出巨大贡献.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 constitute a large family of signaling enzymes and regulate a broad range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migration,apoptosis,and immu
新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直是高活性农药小分子开发的瓶颈,传统方法的先导发现效率极低,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但通过此类方法筛选到的化合物结构新颖性差,往往不具备成药性。围绕"如何创建高效低风险农药分子设计方法"这一个关键科学问题。
会议
This presentation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creening methods to aid the desig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oncology drug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edical biostatistics method
由错误折叠而形成的β-淀粉样蛋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演化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检测其在人体中的形成与变化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有许多研究组开发了用于检测淀粉样蛋白的生物传感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实例。然而,性能更好的新型生物检测器械的开发需要我们对β-淀粉样蛋白与检测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