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海洋”框架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908专项获取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数据与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家海洋局中国近海"数字海洋"统一标准框架下,笔者阐述了设计和实施浙江省海域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关键技术。海域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数字海洋"八大业务系统之一,也是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数字海洋"的总体实施方案,海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依托于公共支撑软件框架,该软件框架采用中间件技术集成与开发海洋信息基础平台,为海洋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大型公共数据库、专题应用服务提供底层的数据接口和技术支持,是具有统一安全认证、单点登录、支持大规模应用、多系统集成的海洋综合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公共支撑软件框架既是海域使用管理系统的搭建平台又是运行平台,在配合国家海洋局构建公共支撑软件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海域管理专题应用系统的业务基础组件开发,将业务流驱动组件等公共应用模块部分剥离出来,并结合智能表单技术、动态工作流与在线跟踪技术、J2EE技术、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快速构建出统一、集成于公共支撑软件平台上的海域使用管理专题应用系统,运行平台实现对数据库的数据调用和进行海域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系统的实施从整体上提高了海域使用管理系统的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实现了908-03项目实施要考虑到先进性、前瞻性、开放性,可扩展和可应用性的总体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手段也越来越好,同时,由于雷击而导致计算机与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将提出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要点。计算机房、通信系统防雷主要由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两部分组成。外部防雷包括空气截雷系统即避雷针或避雷带、引下线或接地系统,外部防雷系统应在建筑物设计、建筑施工阶段给予高度重视,以便利用建筑物自身的金属构件
会议
随着监控系统在银行、交通、小区、库房管理中的迅速普及应用,监控系统设备因雷击破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其后果可能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为了对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保障监控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首先应明确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雷电可能的侵入途径,尤其是雷击损坏较为严重的室外监控设备,在分析其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
会议
2011年4月23日晚上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由于此次过程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事先较难做出准确预报,且在泰州市区出现了少见的9级大风,极大风速达24.3m/s,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事后,通过Micaps系统以及自动站、雷达、卫星等非常规资料,仔细分析当时的环流背景、各种物理量、卫星云图和回波特征,总结了这次过程漏报的原因,希望能为以后类似比较难把握的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提供一定的
本文以预报为目的对2011年6月23-24日江淮之间的一次暴雨过程的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暴雨发生前的天气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红外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造成本次过程中最有利的因素是充足的水汽,对中低层的辐合条件不明显的强降水了解不足是造成本次强降水漏报的主要原因。对雷达回波特征和红外云图的分析表明通过统计分析雷达和卫星资料邻近降水前的特
本文从微型断路器的作用、漏电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跳闸情况,分析雷电天气时安装了电涌保护器的线路跳闸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防雷实践工作。为了防止电涌保护器在雷电高压冲击时,产生的工频后续电流或泄露电流导致配电系统整体断电,所以在其前端串联断路保护装置以保证线路不间断供电。目前我县浪涌保护器前端断路器以微型断路器为主,但是有实验发现微型断路器的型号不同,其雷电流的分断能力也不同。
江淮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夏季梅雨锋上的持续性降水过程更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每年的汛期,气象部门都高度重视梅雨期间暴雨预报,及时发布暴丽预报信息,为减灾防灾做好各项气象服务.2010年7月10日-13日的连续暴雨过程,造成了市区严重内涝,交通受阻,农田大部分受淹,农作物受灾,水产养殖漫堤漫塘,禽舍进水,多处房屋倒塌、损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不小的财产损失.因此,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大约1000公里左右的洋面上生成,编号时其中心位置位于11.7.N,135.E,中心气压998hPa,最大风速18m/s."梅花"影响实况和前期预报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其行径路线偏东和结构的不对称性.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台风"梅花"移动路径和结构进行分析,希望对以后预报此类台风及其
高塔、摩天楼及其它高建筑是地球上最容易受雷击的群体。由于此类建筑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向上先导,诱发雷暴云放电,自然也是受雷击次数最多的建筑群体,有些高塔全年可能会遭受几十次的雷击。同时,国内外专家常常通过高塔来捕获、测量自然雷电流,进而对雷电放电的物理机制进行研究。但是作为频繁遭受雷击的主要群体,高塔在遭受雷击时的暂态特性却很少受到关注,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
本文以川气东送扬子站为例,在调研全国加气行业近年雷灾受损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该项目的雷电环境特点。依照工作性质和业务类型将全国各个行业分类后统计得出1998-2009年全国二十八个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情况后可以看出石油化工业雷灾数位居第五;把全国按照地域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七大区域后统计这七大区域的加油加气站行业的雷灾数以及相应的经济损失情况后可以看出加油加气站行业就全国范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每年6-7月份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水汽的不断输送,在淮河流域常会形成一条明显的雨带,其维持时间长,降水相对集中,给淮河流域造成一定的水患,本文以淮河流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为例,阐述了发生本次大暴雨天气的原因,从天气分析的角度进行了技术总结。其次,从淮河流域两岸地形的特征及两岸地形地貌的特点,总结了成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御涝灾的对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