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天麻素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川芎嗪联合天麻素和异丙嗪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和倍他司汀治疗,其它治疗方法2组一致.结果: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70%,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临
【机 构】
:
广西陆川县中医院脑病科,广西 玉林,537700
【出 处】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天麻素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将12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川芎嗪联合天麻素和异丙嗪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和倍他司汀治疗,其它治疗方法2组一致.
结果: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70%,P<0.05;治疗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D检查比较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川芎嗪联合天麻素异丙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与氟西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间接诊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44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2例)与研究组(n=22例).两组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常规康复疗法针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下肢功能及站立稳定性相对差的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称为常规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称为Moto研究组;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时接受功能评定,以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下肢承重
目的:探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在听力下降痴呆患者的应用情况,为其评估提供更好的工具.方法:对120例伴有听力下降的痴呆患者采用分组方法,分别用传统卡片法和计算机课件法进行评估,并与听力正常者进行对比,分别对其MMSE积分,评估时间,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卡片法组66.07%病例在20分钟内完成测评,与课件组85.94%的完成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听力下降组痴呆患者的MM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现已证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加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浆平滑肌持续收缩,引起动脉内膜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速全身动脉AS的过程,从而引起脑梗死、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症及周围动脉硬化症.因此,动态观察Hcy水平可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和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我们对保定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
本文阐述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应用进展情况,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柴胡疏肝散通过疏肝理气可改善中医郁证的各种证候,西医研究显示柴胡疏肝散可改善脑内相关神经递质代谢、影响脑干诱发电位、对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情感障碍:以情绪低落,悲伤、失望、兴趣下降、无乐趣为主要特征,常伴随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躯体症状.抑郁症常见,反复发作,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存在识别率低,治疗率低等问题。早期识别与有效药物治疗很重要,要重视自杀问题。
目的:探讨柴龙解郁丹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确定性空瓶刺激建立大鼠焦虑模型,连续给药1月,观察柴龙解郁丹对焦虑模型大鼠一般形态、体重、旷场实验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检测大鼠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结果:柴龙解郁丹可降低大鼠
目的:观察疏血通脉颗粒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观察组各83例,西药组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予疏血通脉颗粒方,疗程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治疗后第1周、4周、3月、6月进行CSS、MMSE量表评分.结果:CSS评分比较,干预前及治疗后第1周西药组与观察组疗效无差别(P>0.05),治疗后第4周、3月、6月观察组疗效较西药组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脑损伤.本研
目的:评价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早期)有效性,探寻治疗脑梗死的较佳疗法.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合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头穴丛刺长留针.两组疗程为3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