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照射与质量控制现状

来源 :2008年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3]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劳工局联合倡议制订安全标准丛书《外部辐射源引起的职业照射评估》要求,放射工作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循下列规定: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2、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我国职业人员剂量监测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开始从2个省到全国31个省、直辖市开展监测,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职业照射剂量监测工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巾、卫生护垫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生产经营行业迅速增加,品种繁多,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于2007年11月对长葛市26家商场、超市、门店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89份样品,进行了监督与检测。本文现对其具体情况进行了简述。
因为荧光玻璃具有元件之间的分散性非常小、无衰减、可无限反复读取、再现性高等优点、作为辐射探测器具有高可靠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使用辐射设施中。现在使用的荧光玻璃是银活性磷酸盐玻璃,如果辐射照射银活性磷酸盐玻璃,在玻璃内部就会形成稳定的荧光中心。因为荧光中心由紫外光激发而放出与剂量成比例的橙色光(RPL: Radio photo luminescence)。所以,被应用于荧光玻璃剂量计。这些荧光中
本文介绍了基于CZT常温半导体的内照射活体测量装置的初步研究工作情况。采用多道谱仪等实验仪器,从内照射活体测量的适用性角度出发,对碲锌镉探测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包括分辨率及其随电压的变化,效率及本底计数等。结果表明,探测器对Am-241的能量分辨率<7%,估计由8个探测器构成的系统的Am-241的最小可探测活度约为40Bq。最终初步设计和制作了CZT探测器活体测量实验系统。
利用人体体素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活体测量中人体表面的光子通量分布进行了计算。选取合适的网格尺寸,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体表光子通量分布。据此确定了探测器的位置分布。结合实验,对活体测量系统的探测效率进行了估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照射α、β核素尿样测量技术,并对我院内照射个人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本文主要是对压水堆燃料生产线2000-2005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统计结果显示6年平均个人剂量为2.54mSv,为个人剂量限值八分之一,各岗位平均剂量均低于约束值。个人剂量和集体剂量主要由内照射剂量贡献,辐射防护重点是内照射,内照射防护重点是粉冶岗位。
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的辐射防护目标是确保CARR的运行和使用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确保cARR厂区工作人员和厂区周围公众的辐射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并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本文主要介绍CARR的辐射防护体系,包括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分区、剂量控制、辐射源及其屏蔽、辐射监测系统和对三废治理防护处理措施。
本文介绍了一起外照射个人剂量异常情况的调查。通过对结果异常岗位人员活动现场的辐射水平及辐射源的调查,保守推算了该岗位外照射最大个人剂量为7.72 mSv/a,平均剂量为1.87mSv/a,远低于异常结果,从而确定出现异常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计的监测结果不是本人真实的受照剂量,剔除了假剂量,保证了个人剂量的可靠性。并针对该岗位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
监测和分析四平地区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程度,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更好地进行放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热释光方法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对结果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范围为0.48~17.92mSv/a,平均为1.86mSv/a:医疗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范围为0.48~2.64mSv/a,平均为1.50mSv/a;工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范围为0.92~
本文介绍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自行开展的所内全体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相关工作,包括:内个人剂量监测技术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测量、统计分析及质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