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指南宫位于台北木栅的山麓中,海拔约230米,是台湾相当重要的宫庙之一,占地约为70公顷,与万华龙山寺、台北行天宫一起被认为是台北市三个最重要的庙宇.指南宫又称“仙公庙”,主祀神为纯阳祖师吕洞宾.指南宫主要由五个主殿组成,分别为主殿纯阳宝殿,加上后建的凌霄宝殿(奉祀道教众神)、大雄宝殿(奉祀佛教众神)、大成殿(奉祀儒教众神)、地藏王宝殿.园区中还有五座偏殿(山西吕祖圣尊宝殿、太岁殿、斗姥宝殿、圆通宝
【出 处】
:
第四届两岸大学生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宫位于台北木栅的山麓中,海拔约230米,是台湾相当重要的宫庙之一,占地约为70公顷,与万华龙山寺、台北行天宫一起被认为是台北市三个最重要的庙宇.指南宫又称“仙公庙”,主祀神为纯阳祖师吕洞宾.指南宫主要由五个主殿组成,分别为主殿纯阳宝殿,加上后建的凌霄宝殿(奉祀道教众神)、大雄宝殿(奉祀佛教众神)、大成殿(奉祀儒教众神)、地藏王宝殿.园区中还有五座偏殿(山西吕祖圣尊宝殿、太岁殿、斗姥宝殿、圆通宝殿、三清宝殿)以及福德祠.鸾堂与指南宫的渊源很深,日据时期香火相当鼎盛,许多鸾生积极地在北部地区传教,也奠定了指南宫今天在台湾宗教界的定位.指南宫为儒、释、道三教共尊的庙宇,因此融合了许多的民间信仰.本文主要分析指南宫建庙至今的环境变迁,探讨指南宫对周遭所造成的影响,并简单地记录凌霄宝殿的建筑空间.
其他文献
传统民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南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同中有异,既统一于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又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明清时期的住宅保存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的住宅艺术.然而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逐渐被新型建筑所取代,其数量和类型不断减少.本论文以北京民居和上海民居为例,对两种建筑的建筑肌理、建筑空间
目前,我国乡村正处于生态转型的重要节点,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针对建设中存在的农业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乡村文化设施缺乏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等生态化解决策略,从而指导我国乡村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国计划建设的“特色小镇”总量已达五六千个.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要关注产城融合与经济发展,其地域特色、文化特征也不可忽视.与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通病一样,特色小镇建设也难以逃脱模板化的浪潮.由于各地气候、地形、材料、文化、宗教的不同,各地的民居建筑也有着不同的特征,其布局与细节有着不同的意义.传统民居历经上千年的演变,本身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其发展过程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乡村聚落作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性物质载体,以其为镜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建筑语言和艺术审美.闽南指的是福建的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厦门、漳州、泉州这三个地级市和龙岩、新罗、漳平、大田和尤溪的部分地区.闽南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早在建国前,闽南人民就凭借着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过人的经商天分,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体系出海贸易,涌现出一批到海外创业的先驱者.卓越的经济条件为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发展奠定了坚
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傣居的影响很大,傣居早已形成了防湿热体系,此体系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部分:一是防日照遮阳,二是防湿通风,三是隔热.
台湾传统农家储存稻谷是采用“鼓亭畚”“土库”“粟仔间”,但是大量储藏谷物的谷仓,至今却是较少受到注目的.日据时期,殖民政府为取代民间“土砻间”对台湾米谷的垄断,先是提出新式谷仓示范推广,后提出农业组合政策,再提出米谷改良政策,一步步透过市场诱因以及先进技术,企图突破垄断,意欲深入控制米谷市场.但是台湾的地主、佃农纷纷与“土砻间”合作,形成产业组合,建立组合谷仓,反强化产销合作自主性.直至1937年
空间是建筑与聚落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土坑村沿海聚落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建立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沿海聚落空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建筑学、规划学、GIS与地理学、景观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手段,构建起一个对土坑村沿海聚落进行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的方法体系,并将这种方法体系运用于对沿海古聚落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发展.
在旧建筑大量成为文化创意中心、艺文展演中心、餐厅的时候,就开始有人对于今日再利用的狭隘思维提出质疑,并讨论文化创意工作者的困境以及都市缙绅化的问题.历史建筑有其贴近生活的温度,在探讨其更新利用时,更希望能维持这样的温度为新生活带来温暖.面对少子化及老旧建筑机能不便、安全堪虑的窘境,老年生活居住需求的置入,便成为旧建筑再利用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探讨的议题.本文拟借由台北市文化资产数据库文献、人口统计分
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广袤的华人地区在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后,百废待兴.此时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师,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思,尝试并塑造出属于现代中国建筑的样貌,张肇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9岁时他亲身经历了日军攻占上海的战争,使其对中国有超乎同代建筑师的热情,因此有一股强烈浓厚的责任感.由于在美国受过包豪斯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其作品前卫而严谨,再加上早年东海的实验和自j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热爱,其作
板桥接云寺兴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距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台湾民间传统寺庙,主祀神为观世音菩萨,昔日人称“观音妈庙”陪祀为定光古佛与注生娘娘.因历史悠久,又与板桥的开发息息相关,也是地方百姓重要的信仰、祭祀的中心.接云寺同时也是板桥四大古庙之冠,是摆接五大庙之一,从清代咸丰年间起,即成为摆接的观音信仰中心,其寺庙历史与宗教背景也有着不同时代的意义.接云寺信仰遍及各地,尤以摆接十三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