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新华强戒所建设戒毒人员"绿色回归家园"工作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从回归家园回归社会与直接从戒毒所回归社会的结果对比,探索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对接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机 构】
:
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绵阳,62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华强戒所建设戒毒人员"绿色回归家园"工作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从回归家园回归社会与直接从戒毒所回归社会的结果对比,探索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对接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其他文献
青少年物质滥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青少年物质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期望能藉由尝试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为介入方法,对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在治疗青少年物质滥用中的运用加以研究探讨。
近年来,随着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戒毒人员不断增多,精神异常戒毒人员的人数也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精神异常戒毒人员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相对普通戒毒人员而言,具有怪异性和突发性,是戒毒场所戒治康复工作的难点,使戒毒场所的安全稳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为此,笔者就我所2011年至2015年期间发现的精神异常戒毒人员为例,对精神异常戒毒人员康复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探寻针对性的康复措施。
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领导和执法,又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禁毒法》中明确指出:"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并根据实践工作的需要,将戒毒措施划分为"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四种基本模式。其中"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这两种模式的实施离不开社区这一大环境,因此,笔者将以戒毒模式为依据来
社会管理的综合治理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戒毒康复人员作为参与社会的特殊人员,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是违法者,但更是深受毒品其害的受害者。目前,全国各地戒毒康复人员脱失、复吸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如何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创优社会环境、落实社会管理做好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工作,是我们戒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禁毒工作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事业,从毒品的高发地区云南至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类型的吸毒人员。近几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禁毒委的全力支持和打击下,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新型毒品的不断蔓延,面对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我国的禁毒工作再一次面临严重挑战,吸毒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然而成功戒毒的人数却寥寥无几。近几年通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提高了我国的戒毒质量。让那些吸毒人员回归社会,走上正途。
目的:探讨七宝地区吸毒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七宝地区2013年至2015年吸毒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健康干预前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部分性行为态度和方式有所改善,结论:吸毒人群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对其进
人体的身体成分是衡量体质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诱发某些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外界常常通过检测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确定人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依据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生物化学和营养学等理论知识,并根据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体成分测试结果,设计戒毒人员健心康复操运动处方对戒毒人员进行身体成分康复干预,检测干预前后戒毒人员体成分变化情况,验证健心康复操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目的:对戒毒康复学员进行假期防复吸特别干预,以减少复吸发生,探索科学、实用、有效的戒毒康复模式。方法:对戒毒康复所290例戒毒康复一年以上学员的操守情况进行跟踪回访,观察假期特别防复吸干预方法对操守情况的影响。研究包括,节假日前对所有学员进行毒品危害的再教育和防复吸的辅导,节假日后进行包括尿毒理的全身检查。对进行系统康复一年以内(对照组)和一年以上(观察组)两组学员回归社会后的操守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倘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指引,人很容易误人歧途,吸毒则是其中最极端的表现形式。要治理吸毒这种社会现象,不仅要做好对吸毒行为的防治工作,还有做好完善接纳吸毒人员机构的社会工作。
在社区戒毒康复中,如何助力服务对象坚持改变,即坚持戒毒是社区戒毒康复常会面临的核心挑战。实践表明,外力强制下的改变大多维系一时,坚持戒毒的关键是服务对象自己是否有自主、自愿改变的动机。在本案例实践中尝试引入动机访谈方法、助人自助的理念,基于建立良好的专业互动关系,针对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和问题,合作探索维系自主改变动机的有效方法,助力服务对象坚持戒毒,促进社区戒毒康复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创新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