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已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并规范化建立地址编码库,依靠GIS技术在线型内插值的基础上引入点位插值的方法从而实现地址编码应用和服务。并以上海市地址编码服务的建设流程为实例,讨论地址编码库的规则和影响地址匹配精度的因素,为发展地址编码服务的潜力提供一个参考。
【机 构】
:
上海杰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出 处】
:
第七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已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并规范化建立地址编码库,依靠GIS技术在线型内插值的基础上引入点位插值的方法从而实现地址编码应用和服务。
并以上海市地址编码服务的建设流程为实例,讨论地址编码库的规则和影响地址匹配精度的因素,为发展地址编码服务的潜力提供一个参考。
其他文献
整理2001-2006年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降雪回波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冬季降雪的一般回波特征,着重提出了“牛眼”的意义及在降雪量分析中的特征和风廓线产品对预报的指示作用,并对多普勒雷达在降雪监测、降雪预报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讨论。
2006年盛夏重庆市降水异常偏少,高温突出,酷热天气频频出现,打破了多项气象记录,酿成百年一遇的特大高温伏旱。本文分析了高温伏旱特点、历史定位、发生背景和天气气候成因,对今后预测预报高温伏旱提供了参考。
2006年7月14日河北省中南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这是河北省2006年最强的一次暴雨。其中石家庄市区6 h降雨量80 mm,是该市“96.8”暴雨以来雨量最大、强度最强的降雨。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气象观测站等资料,对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受“碧利斯”台风间接影响所致。具备暴雨产生的基本物理条件,触发机制很特别,是近地层的东北风。降水同东风波动一致呈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四川盆地历史罕见伏旱高温气象灾害及解除灾害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四川盆地历史罕见伏旱高温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是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解除灾害的“8.21”和“9.4”两次暴雨天气过程都是在青藏高压控制下的异常环流形势下产生的;冷暖空气交绥触发锋生、不稳定能量的集中释放、充沛的低层水汽输送、促进对流的动力场结构
利用宁夏本地化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输出产品,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2006年7月14日宁夏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成因与MM5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出现在高低层四股气流相汇聚、β中尺度低值系统右前侧、湿焓平流最强的区域。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导致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降水空间分布及大降水的可能落区预报较为成功;而降水开始时间较实况偏早,结束时间偏早或相近;流场演变与降水开始、持续、减弱时间基
防治洪水,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建设和利用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进行保护和调蓄的同时,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和运用,是现代防汛指挥管理的重要特征。大庆市防汛指挥系统从大庆市防汛工作实际出发,针对该市防汛指挥特点,采用ESRI的ArcGIS产品,基于WebGIS技术进行平台构建和应用研发。对于提高大庆市防汛指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黑龙江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多学科研究成果开发建设的大型专用信息化应用系统,系统的规模大、功能结构复杂、性能要求严格,对系统集成提出了很高的全面的技术要求。黑龙江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基于WebGIS技术设计研发,采用U字模型,基于ArcIMS平台实施系统集成。在功能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和平台集成等方面都采用先进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果。本文对ArcIMS平台和系统集成模型进行介绍,并着重对
为实现北京市有效抵御城市洪水的同时,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的目标,建立了北京市降雨产流测报系统。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以ArcGIS Server软件为依托,引入了WebGIS最新技术,实现了WebGIS技术与分布式水文模型技术的耦合,使GIS高级分析功能和分布式水循环模拟预测功能在网路平台上高度共享,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总体软件成本,是网络平台下水利专业模型系统开发新模式的成功尝试。
森林扑火辅助决策指挥系统是一个专业的集林业和防火专题信息委一体的综合地理信息系统。这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数据库系统,一方面,它可以对所存储的各类数据信息实行动态的管理,另一方面,它可以灵活的查询森林资源和防火专题信息并为森林资源管理和扑火指挥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手段。本文叙述这个系统的初步设计、功能实现等问题。
“数字油田”是指运用空间信息技术、管理信息技术和综合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和应用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服务于油田规划、建设和管理,企业、公众和油田,以及油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巨型复杂系统。其本质是建设油田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本文论述了冀东油田公司柳赞采油作业区地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系统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