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的“垃圾战争”是激烈变化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缩影,昭示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时代。
本文论述的这场“垃圾战争“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垃圾围城”的现状下,垃圾处理显然已经是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一场战争;第二,在各地,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展开的居民抗争运动轰轰烈烈,也已经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另一场战争。
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场遭遇战,一是意气风发、快速扩张的城市,不经意间遭遇到自身的尸骸(垃圾山),另一是同样意气风发、加马快鞭的城市政府,在其政策推行中不期然地遭遇到来自居民的激烈抗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一直在发生“改革呼唤改革”效应,到了当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明白无误地在呼唤政治改革。中国经济改革30年,高成长的代价——民生问题已经显现,而且在越来越显著化。民生问题的爆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慢性的民生问题,以收入差距扩大、住房难、看病贵、教育贵等为代表,第二阶段是急性的民生问题,以城市中的住房拆迁和农村中的土地征用,以及环境公害问题(本文的论题)为代表——后者和前者相比,受害人群更广泛,因此,其社会影响更大。
那么,民生问题以及伴随民生问题的官民对立严重化的根源何在?对居民来说,拆迂征地以及环境公害问题涉及的是生存权问题,因此,没有让步的余地。近年来发生的群发性事件中,这两类事件明显占据了大多数,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因。
目前,急性的民生问题已经进入了集中爆发阶段,但是并不是无解。解决之道在于落实基层民主,实施真正的地方自治,还权于民。同时,必须扩大党内民主,落实基层党员的选举权。
笔者认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是一个“现实追随型”的体制演进过程。1978年以后,一些初步的民主改革在中国发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因为它们可以“解决问题”,即,民主具有“实用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主进程也必将深化下去——这实际上印证了古典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通用性,也就是说,共性大于特性。
中国模式的最大经验教训是:没有“给”,就没有“得”——这个“给”,就是放权;这个“得”,就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1978年当时,中国的改革起点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高度集权的社会:前30年改革(1978-2007)的成功,在于“让利于民”,允许发展民营企业;后30年改革(2008-)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政改“还权于民”,实现真正的基层民主。
中国的民主进程必须深化下去。通过实证的、逻辑的研究,得出这一结论并不困难。而且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中国的民主化课题都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