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分析我国不同年龄正视眼中央角膜厚度的特征,探讨其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171例(共305只眼)志愿者于山东省眼科医院行眼科检查,结果需符合屈光状态为正视眼,将符合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3个年龄组,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采用RTVue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的角膜上皮厚度测量法(pachymetry),对3个年龄组的受检者分别行RTVue OCT 检查,扫描出各组人群的角膜中央6mm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图,由此分别对3个区域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及每个位点的厚度分别做对比和分析,以期观察各年龄段的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并分析其在各象限的分布特征.运用SPSS18.O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研究对象的性别、眼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年龄组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角膜最薄点的位置、环形及放射形区域位点厚度;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比较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图中上方(S)、下方(I)、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图标准差(Std-Dev)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Max-Min)等各参数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比较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收集171例受检者共305只眼的RTVue OCT扫描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受试者按3个年龄组(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分组进行RTVue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检查.统计结果为:(1)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在性别(男、女)及眼别(右、左)上均无差异;(2)各年龄组角膜厚度比较:0~14岁组较15~64岁,65岁以上两组角膜厚度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年龄组角膜上皮厚度比较:65岁以上组较0~14岁,15~64岁组角膜上皮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央6mm角膜最薄点位置:由RTVue OCT可观察到中央6mm角膜最薄点位置,用“Location γ”来表示角膜最薄点在垂直线上的坐标位置,其范围为(-3.00,+3.00),分组统计3个年龄组角膜最薄点的横坐标(X)及Location Y为:0~14岁组:(-0.201±0.696,-0.293±0.481),15~64岁组:(-0.218±0.637,-0.350±0.555),65岁以上组:(0.357±0.799,-0.322±0.443),3组坐标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中央6mm范围内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厚度的关系:根据各年龄组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分别对各年龄组角膜厚度与角膜上皮厚度做对比,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得出各年龄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06,0.084,0.094,概率分别为0.488,0.218,0.614,得出各组角膜厚度与角膜上皮厚度无相关性.(6)中央6mm角膜上皮厚度图中上方(S)、下方(I)、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图标准差(Std-Dev)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Max-Min)的比较:对角膜中央6mm范围角膜上皮的上述指标进行观察及统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为S、Min的Mean Rank值随年龄逐渐减小,Std-dev、Max-Min的Mean Rank值随年龄逐渐增大.结论 本研究分析得出角膜总体厚度及角膜上皮的厚度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中央6mm角膜总体厚度在0~14岁组较厚,而角膜上皮厚度在65岁以上组较薄,年龄越大,角膜上皮在各区域的分布越不均匀.这些参数可能为临床角膜屈光手术或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