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过敏性鼻炎是症状性的鼻部疾病,是在暴露于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部粘膜内层炎症,本文简要介绍了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国外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针灸对于改善鼻炎生活质量问卷和全身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鼻症状评分、血清IgE测定、鼻嗜酸细胞计数,瞬间效应的视觉模拟评分、每日减少用药评分,血嗜酸细胞计数、皮肤试敏实验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文章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一些不足。
【机 构】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 100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鼻炎是症状性的鼻部疾病,是在暴露于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部粘膜内层炎症,本文简要介绍了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国外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针灸对于改善鼻炎生活质量问卷和全身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鼻症状评分、血清IgE测定、鼻嗜酸细胞计数,瞬间效应的视觉模拟评分、每日减少用药评分,血嗜酸细胞计数、皮肤试敏实验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文章还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一些不足。
其他文献
多年来,笔者应用师传易经筋推拿手法、微针、刺血术、微冲术(微量解筋液穴位冲击术)、微针刀松解术,治疗各类痿痹疼痛症,疗效显著,方法简单。现在仅将多年来临床上遇见的额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疼痛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经验,做以简明扼要介绍。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积分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腕踝针合康复组)30例及对照组(康复组)30例。操作:对照组采用上肢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腕踝针及康复运动治疗。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2.1%。对照组89.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五步法优化方案,是将针灸通络镇痛法、推拿舒筋解痉法、整脊牵板法、内服中药调理法、体疗恢复功能法,有机整合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该病328例,按五步法优化方案治疗,其中痊愈223例,占69.99%;好转96例,占29.27%;未愈8例,占2.74%。总有效率97.26%。治疗疗程最长78天,最短6天,平均28.68天。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CAG合并肠化患者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在观察经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前后CAG患者胃粘膜组织病理上,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胃粘膜PCNA及TUNEL法观察胃粘膜凋亡细胞,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技术量化分析,探讨穴位注射对CAG患者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经与口服药物组对照,发现穴位注射可通过抑制胃粘膜肠化细胞异常增殖,同时促进异常细胞凋亡,达到调控胃粘膜细
笔者从2002年开始,采用硬膜外注射、PCEA(病人自控一次性硬膜外镇痛泵,即连续硬膜外灌注治疗技术)、大推拿治疗难治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组),并与传统的硬膜外注射+大推拿治疗该症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蠕动的即时效应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IBS的有效性。方法:参照罗马Ⅲ诊断标准选取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治疗组以双手舒张进针法刺入双侧天枢穴l寸,得气后按平补平泻法捻转3min左右,然后取针,予电子结肠镜常规检查拍摄肠道蠕动情况。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予电子结肠镜常规检查拍摄肠道蠕动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肠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评定捏脊疗法是否为治疗小儿脾虚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90例小儿脾虚证患者采用捏脊疗法治疗两个疗程。对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脾虚主症积分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后脾虚证患儿各临床症状观察积分相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比较患儿脾虚主症积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脾虚证
地球引力和组织液浮力导演了动物背腹分化的过程,大海的波涛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背腹分化过程遵从生物个体内部重力势能分布最低化原则,也就是“熵至相变”原理规定着动物背腹分化的方向。熵至相变原理和惯性适应原理共同约束着动物的进化过程。这一约束调节并没有包含动物进化的全部参量,它只是在动物多样性的进程中恰当的约束着进化的方向。有约束的自由始终支配着生物的进化历程。它导致背腹位置结构在头尾纵向的平移分布映射
经络是刻画位置信息分布和功能的纵向宏观特征的简易模型。开刀会影响位置结构分布的连续性,但是割不去刀口两边位置结构的分布特征。在这种分布特征中有经络的合理位置。开刀时将主要血管接通;将主要神经接通,这种连接本身也是对位置信息自然分布特征的顺应。开刀缝合时存在经络接的好不好的问题。胚胎实验时位置结构的改变,即位置结构信息特征的改变,有可能诱导出发育结构的质变。这本身也是一种位置信息调控。
经络阻抗特征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的是皮肤部分的特征,低阻的原因还有“皮肤薄”和“缝隙连接”的不同观点。三维阻抗图像分布的经络特征研究,基本还是空白。本文指出正在快速发展的阻抗成像理论和技术,有望使阻抗的经络分布特征这一问题,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全面的研究和解决。因此阻抗成像技术值得在经络研究中得到关注和重视。机体的阻抗并不都是纯电阻性的,因此电特征的阻抗频谱图像分布的经络特征也会是新的研究课题。建议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