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共识何以可能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t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否可能以及斯在价值差异、多元的条件下达致一种价值共识,这是迫切的现实与理论难题。本文在多元主义质疑的基础上阐述了可能性的理由,并归纳了目前达致价值共识的六种主要路径:意识形态建构、价值的社会契约、重叠共识、视阑融合、合理交往、价值澄明。文章最后指出,各种路径的共同关注点启示:追求价值共识要注重政治条件、语言基础和公共性的研究。
其他文献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与非艺术的对立消失,艺术进入完全的多元主义时期:艺术形式与媒介、创作主体、艺术中心等多元化,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传统艺术与行为艺术和物品艺术并存。丹托断定当一切都成为艺术,艺术就已经终结,艺术与美的本质似乎成为哲学家思辨的呓语。但是历史地看,美的本质不能缺失,而是需要对原有的本质界定进行拓展:过去,不同的对于本质的界定针对不同时代的艺术,因而对艺术本质的
中国电影美学从提出到体系建设、外来理论资源引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一方面是本土学人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对国外的借鉴,使得中国电影美学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尤其对电影美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逻辑体例的建设等方面成就显著。但总体言,中国电影美学仍然处于草创期,一些前提性问题尚待廓清。鉴于此,本文在梳理中国电影美学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学科基础、逻辑体例、内容界定、遵循原则等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电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历代思想家关于美的理论探讨之上。因受当时“唯理派”与“经验论派”论战和“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从那时开始,美学的思考就在感性、理性的二元预设框架中进行。人的超我,人生存意义的体认、追求都与人的灵性不可分割。在当今中国后意识形态期的美学建设及发展中,灵性的思考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沉重课题。
本文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思想体系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探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五四”激进派文化先驱在探索中国文化现代性出路的文化思想演进。激进派文化先驱在新文化运动中一直存有“多元”与“一元”的思想吊诡,这也是“五四”激进派文化先驱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紧张中摇摆两难的根本原因。
本文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被忽视的社团群体——章门做探讨。章氏的弟子,如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上加以研究,梳理了章门弟子与章太炎之间的传承关系。
本文探讨清末时期教育变革中学堂经费短缺的筹措问题。论述了经费困顿状况与多样化的筹措方案。指出经费筹备方案的两面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但展筹款方式本身的弱点与缺陷致使经费的来源不稳定,也增加了近代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满族最基本的社会制度。本文论述了晚清时期八旗制度变通的原因,旗籍松动进而变通旗制。然后分析了变通旗制的推行及其主要内容。最后阐述了变通旗制对满族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清末以来,中国社会就进入近代转型期。本文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转型与政治变革的关系。通过文化与政治意义的界定,介绍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文化觉醒给予政治重大的反作用。
民国初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思想更替的重要阶段。民国初期道德观念发生变化,本文围绕着如何看待传统道德和如何建设新道德等问题,思想界的争论作分析。一种思想认为圣人之言和传统的伦理纲常是天经地义的道德规范,另一种认为传统道德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
汉学与宋学之争是清代特有的学术现象。如果以嘉道时期为界把清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明,那么在前期是汉盛宋衰。这两派论争,汉学采取攻势,占了上风,宋学居于守势,处于下风。而在后期,即晚清时期,随着宋学的“复兴”改变了以前汉、宋对峙的格局,出现了有利于宋学的变化。然而,晚清的汉、宋之争没有演化成旷日持久的对垒,最终被调合汉、宋的潮流所取代。从“鼎峙”到“合流”,就是汉宋学两方之离合交融在晚清经历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