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崛起,北京等各大城市纷纷成为西方各大建筑师竞技的主要场所,诸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建筑绚丽前卫的外犁不断引起了正反两方的激烈论辩,面对了文化保守论者动辄以「民族形式」相诘的挑战,现代拥护者除了高举与世界接轨的论调外,更丢出了「水煮蛋可比罗浮宫金字塔」之类的话语,企图形塑这类建筑实践的正当性,于是围绕着「西方/现代vs中国/传统」这组古老命题所出现的相关形式话语,又一次成为建筑等文化论述争论是非的主要概念。然而,这类的攻防、其实正陷入了英国建筑史大家戴维·沃金(DavidWatkin)所称,将建筑视为道德的窘境;同时也体现了威尼斯学派建筑史大师曼菲德·塔夫利(Manfredo Tafuri)反省西方当代建筑现象所说的,建筑为意识形态遮蔽,而缺乏建筑史以解除迷津的窘境。我们于是需要深度的建筑史以解开当前建筑实践纠葛在全球化等种种制度力量下的团团迷雾,以便回复建筑曾经组构宇宙、召唤认同、而让人安身立命的历史性功能,并赋予建筑在城乡实践中形塑深度意义世界的能动性角色。本文旨在从建筑史的角度,对当前西方建筑师在中国城市实践的话语现实及实质现实进行双重解析,以便重构建筑及建筑史,并探讨建筑史理论在当前有助于重建深度中国城乡环境的可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