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在蔬菜绿色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阜城县蔬菜生产上的害虫有100多种,危害严重的有小菜蛾、菜粉蝶、蚜虫、小地老虎、白粉虱、跳甲、菜螟、南美斑潜蝇等.据统计,蔬菜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有30%,其中20%是害虫造成的.在蔬菜生产中,单独依靠化学防治方法,不仅防治效果差,还可能造成农药越用越多,病虫发生危害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既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环境,又降低了蔬菜品质.合理运用生物防治,对控制病虫害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良好作用,是生产绿色蔬菜必不可少的防治技术.
其他文献
太原市现有菜田15410hm2(播种面积达22110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4690hm2),栽培各类蔬菜品种上百种,年产蔬菜12万t,供应各地市场达100万t以上,总产值约13亿元.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太原城市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种植业结构和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蔬菜种植种类大大增加,品种不断推陈出新,肥水管理水平及防治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害
浦东新区从2014年开始开展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至今每年针对桃“二虫二病”,即梨小食心虫、蚜虫、桃褐腐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园监测+桃农反映),开展一些新型农药械的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浦东新区应用的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17年、2018年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和示范点,将各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集成示范.通过近几年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不断将绿色防控
上蔡县芝麻种植比较集中,有着传统的种植习惯,但病虫草害也逐年加重发生,是制约芝麻产量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2016-2017年上蔡县设立了芝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由植保部门根据芝麻病虫草主要发生种类及其发生情况,按照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管理施药.在示范区实施了种前处理、理化诱杀和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的科学使用等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茶叶是平桥区主要经济作物,所产“信阳毛尖”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近年来,平桥区植保站开展茶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着重从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理化诱控和合理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入手,开展茶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工作,探索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
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粮食生产主要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随着粮食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玉米秸秆全部还田等因素影响,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赤霉病、地下害虫、二点委夜蛾、二代黏虫、玉米螟、玉米田棉铃虫、玉米叶锈病、玉米叶斑病等病虫害日益严重,对粮食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流行蔓延,保障粮食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滑县植保植检站承担
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超1.33万hm2,种植品种主要是红颜,长丰草莓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绿色食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等.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设在合肥田峰草莓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合肥莓福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集中种植草莓41.33hm2,辐射带动周边200hm2,212农户每667m2效益提升500元以上.
为保护利用蜜蜂授粉,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生态平衡,受江西省植保植检局委托,都昌县在2014-2016年示范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进行了油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增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区比大面积自然对照区667m2平均实收产量增加36.3%,667m2效益增加30.9%,油菜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新增纯收益879.6万元,取得
油菜是保山市主要的冬季农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的原料.近几年来,随着全市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07年1.9万hm2发展到2015年的3.5万hm2.蚜虫是油菜种植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造成危害,苗期常使油菜苗生长滞缓,开花结荚期常群集花蕾、花梗或果荚处危害,使结籽受阻,千粒质量下降.除直接危害外,油菜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一般年份造成油菜产量损失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介于740~3771m,耕地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年平均气温7.8℃,7月份平均气温19.2℃.近年来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和生态优势,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已种植蔬菜21大类120多种,在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中,紧扣蔬菜农药减量增效和品质提升的发展思路,主推蔬菜生产管理十大技术,探索出了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江西棉区,棉盲蝽主要在赣北地区发生,原为一般性叶面害虫,在抗虫棉大面积推广普及后,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年度间暴发危害大,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减收.在日常监测中,主要依赖于田间虫口密度调查,对其成虫的诱测应用少,特别是信息素的应用很少有报道.为探索信息素在棉盲蝽上的应用效果,选择适合当地棉盲蝽的最佳诱捕方式,改进棉盲蝽的测报技术,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于2013年在江西彭泽开展了棉盲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