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h尿铜、周围血象、肝功能、门静脉血流量(PVFV)指标变化,阐明肝豆灵治疗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患者可否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实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驱铜等常规治疗4个疗程(8天1疗程)后行脾切除手术治疗
【出 处】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h尿铜、周围血象、肝功能、门静脉血流量(PVFV)指标变化,阐明肝豆灵治疗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患者可否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实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驱铜等常规治疗4个疗程(8天1疗程)后行脾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后第1周末开始常规驱铜药物治疗,继续用药2个疗程;治疗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肝豆灵治疗.观察临床疗效、24h尿铜、周围血象、肝功能、PVFV指标变化.
结果:(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2组4疗程末24小时尿铜较1疗程末指标降低(P<0.05),脾切除后2疗程末24小时尿铜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肝豆灵组更为显著(P<0.05);(3)2组患者的血常规(WBC、RBC、PLT)脾切除后2疗程较治疗前(WBC、RBC、PLT)指标升高(P<0.05),肝豆灵组疗效更显著(P<0.05),其中血小板升高更加明显(P<0.01);(4)2组术后2疗程末,门脉血流量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改善门脉血流量更加显著(P<0.05).
结论:治疗组能够提高WD合并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脾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康复治疗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弛缓期防挛,痉挛期治挛"的针刺治疗理念.弛缓期防挛:主要从穴位选择与针刺刺激量两方面入手.痉挛期治挛:上肢痉挛者以经筋刺法;下肢痉挛主选太阳经穴、次取少阳经穴,配合肾与膀胱经穴对刺法.随着痉挛状态的缓解,将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选穴规律等.并观察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2012年4月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现代文献.对病名、病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配穴规律、使用频率进行分析.并选取177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论:病名以"类噎膈"较为合适.病因
轻型卒中,表现为-过性肢体麻木、无力、失语、失神等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完全缓解或者症状轻微,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重视不充分,之后往往导致灾难性后果,而这时却追悔不及,或者认为它仅仅是一个无足挂齿的小警报而并没有给其足够的重视,最后也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型卒中是指一种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轻型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h,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缺血性脑梗塞所致而不是由影像学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谷红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0.6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2组总疗程2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4例,恶化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精准牵拉对小儿脑瘫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作用。方法:治疗组92人常规疗法基础上针对痉挛小腿三头肌采用精准牵拉;对照组92人,运动治疗(常规小腿三头肌肌群牵拉)。结果:治疗组踝关节背屈角平均提高10.1°,粗大运动总分提高8.6分,对照组踝关节背屈角平均提高4.3°,粗大运动总分提高分,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牵拉对小儿脑瘫小腿三头肌痉挛有较好效果.
目的:评价眼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眼针心区为主穴,随证加减,心脾两虚证加脾区;心肾不交加肾区;心胆气虚证加肝区、胆区.对照组每晚20:00口服地西泮片5mg,疗程均为两周,两组基础治疗均给予天麻素静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60.00%.结论:眼针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安定对照组.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窦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心率在36次/分-52次/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心率为42次/分,对照组平均心率为45次/分,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治疗组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二仙生脉汤治疗,每日1剂治疗时间2周.结果:治疗组
目的:分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治疗中,头穴透刺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分型针刺,观察组患者接受头穴透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基
从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疾病的治疗皆体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并对其有了独到的见解.现以中风为例,试从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方面,用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及具体应用.
目的:观察蒙药合日呼-5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以康复训练为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蒙药合日呼-5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巴氯酚片.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标准(MAS)及Brunnstrom分级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进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肌张力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