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基础上,以生物技术产品的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经济形态.面向未来的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生物化工,将生物技术创新用于化学品的生产和化学工艺过程的改造,将成为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规划与举措、研究与开发、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对国际生物化工发展态势和我国生物化工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国在生物化工技术的研发与产业方面面临发展瓶颈,在部分产量小但战略地位显著、技术尖端但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领域不占优势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我国应把握战略方向,力争生物基精细化学品技术/产业化追赶和重点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的技术/产业化超越,至 2020年力争达到1万亿的生物制造(不包括医药)产业规模,10~12%的化学产品实现生物基制造,精细化学品中生物基产品替代率达到20%,绿色生物工艺在纺织、造纸、皮革、和采矿与勘探行业应用的普及率超过30%。为了有效促进上述目标的达成,我国首先需要重视微生物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与合成生物学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提升功能基因鉴定挖掘、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业酶分子改造和生物催化转化技术与平台,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业前景和生物化工产品与工艺;其次,着力打通从前沿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规模产业发展的创新链条,加强协调公私部门合作、产学研交叉协作、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的机制与做法,提升创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就绪度并缩短产业研发周期;最后,还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生物化工产品与服务的标准认证和监管制度,提升生物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接受度,促使生物化工产业走向成熟,为可持续的未来生物经济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