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内反射成像椭偏技术利用倐逝波作为表面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非接触,对样品破坏程度低等特点,可以用于检测基底表面附近发生的多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1].而在电化学体系中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北京,10019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内反射成像椭偏技术利用倐逝波作为表面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非接触,对样品破坏程度低等特点,可以用于检测基底表面附近发生的多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1].而在电化学体系中,人们通常关心的是影响电荷在化学相界面之间迁移的过程和因素,这使得全内反射椭偏成像技术在电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生物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在免疫应答、分子识别、细胞黏附和代谢运输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3].然而,由于生物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具有结合弱、解离快(
本文采用浸渍法和混捏法制备出:MgO/γ-AlO固体碱,通过XRD、BET、TG-DTA、以及表面碱量测定等手段对固体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氰乙酸乙酯的吸附脱酸效果及再生性能。研究结果
利用旋转双补偿器技术建立的实时Mueller 矩阵多通道光谱椭偏仪,将通过实时多通道Mueller 矩阵光谱椭偏术在1 秒内得到光子能量范围(1.5-4.0eV)测量材料Mueller 矩阵的16个元
癌变的快速有效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前沿问题,对发现早期癌变并提高治愈率有重大意义.利用偏振光散射成像,可以明显改善几百微米浅表层组织光学成像的
叶绿体是细胞核外存在遗传物质的细胞器之一,但是叶绿体基因组仅编码80-100种蛋白质,叶绿体代谢所需的其它蛋白质都是有核基因组编码。由于叶绿体的膜结构比较复杂,叶绿体蛋白质的提取、分析比较困难,对完整的叶绿体蛋白组学研究是一种挑战,仅限于拟南芥等植物,在水稻、玉米中还未进行深入研究。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质谱技术的发展,蛋白组学向着高通量、高灵敏度方向发展,使叶绿体完整蛋白组学的研究
表面引发聚合反应(surface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SIP)是一种高效的表面修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刻蚀,生物传感器和纳米/微米加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是制备低维的光学、电学或磁学纳米功能材料的重要模板,因此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受到广泛关注[1].然而,目前对于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生长机制研究还很不
Canonical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with a single species is insufficient to extend the diversity of solutions and may be trapped into the local optim
手性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手性化合物在生命体中具有重要意义。生命体中的手性环境和特定对应异构体的相互作用,导致手性药物对映体药代动力学差异。手性苯并磺内酰胺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消炎镇痛等作用,在医药,生物研究上具有重要作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构建五元杂环化合物骨架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鉴于苯并磺内酰胺衍生物重要性,
椭圆偏振光谱法(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SE)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光谱学方法,可以准确检测0.1~0.01 nm 的膜层厚度变化.它同时也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技术,能够实现原位和实时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