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束起源位置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束起源位置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超声对118例心肌梗塞且出现反流的患者二尖瓣反流束的起源、反流程度及其相应的左室及二尖瓣装置的重构进行检查分析。结果:IMR可分为前外型、后内型和中央型三种,反流程度以中央型最为显著。左室和二尖瓣装置重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期瓣环面积和收缩期前、后乳头肌与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均较发生明显变化,并以中央型最为显著。结论:IMR反流束可起源于不同位置,其可能与不同乳头肌受累有关。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研究胃镜下硬化治疗前后的肝脾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26例由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经临床诊疗后确认行胃镜下硬化治疗的患者,通过常规超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