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加氢热解释放的生物标志物在南方海相层系古油藏的源研究中的应用--以南盘江坳陷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为例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催化加氢热解技术从固体沥青和潜在烃源岩干酪根上释放键合态生物标志物为基础,并结合研究区的石油地质背景来研究古油藏的烃源。研究表明,催化加氢热解释放的键合态生物标志物能够作为南盘江盆地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的精细烃源对比研究的有效手段。烃源对比的结果表明,隆林天生桥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的主要烃源是中泥盆统D21泥岩;册亨册阳和望漠岜赖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固体沥青的烃源为以中泥盆统烃源岩的贡献为主,以二叠系烃源岩的贡献为辅;紫云石头寨P2固体沥青主要来源于下二叠统P1q泥灰岩,基本不存在中泥盆统的贡献。 已有的对南盘江坳陷烃源岩生烃史和储层形成过程的研究也表明,南盘江地区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两套烃源岩的生烃史与储层的匹配关系决定了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的烃源和成藏过程:从紫云和罗甸往西南方向,烃源岩的生烃依次延迟,坳陷中西部的隆林、望漠和册亨的二叠系生物礁储层与中泥盆统烃源岩主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较好;坳陷北部紫云地区的二叠系生物礁储层早于中泥盆统烃源岩的主生排烃期,生排烃过程与二叠系生物礁储层的匹配关系很差,无法为二叠系生物礁提供油源;而二叠系烃源岩与二叠系生物礁储层的匹配关系较好。因此油源对比研究结果与石油地质背景的研究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其他文献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主要烃源岩发育在泰二段和阜二段,但烃源岩纵向上发育并不均勾,高丰度的优质烃源岩只发育在部分集中段,泰二段优质烃源岩段发育在泰二段的下部,阜二段优质烃源岩段只发育在阜二段的顶部,油气资源的主要贡献者就是这两套优质烃源岩.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的纵向发育特点控制了烃源岩的排烃方向,泰二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向下排烃进入泰一段的砂体,阜二段优质烃源岩主要向上排烃进入阜三段砂体。随着埋藏深度增大,
Termit盆地位于尼日尔东部,面积为2.7×104 km2,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该盆地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两期裂陷作用,且晚白垩世发生大规模海侵,在热沉降背景下沉积了大范围的海相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Donga组和Yogou组.其中,Yogou组根据岩性组合的差异可划分为两段:Yogou组上段和下段.其中,Yogou组上段岩性组合上表现为砂泥岩互层,泥岩主要成
沥青铀钍矿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因光学特征相似性,易将其误认为藻类体.沥青铀钍矿的研究有助于解释油气运移时间、流体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和有机质成熟度等.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一X射线能谱仪研究了冀浅1井洪水庄组沥青铀钍矿的产状、特征和成因.洪水庄组中沥青铀钍矿仅出现在页岩中,且比较稀少和分散.与外边缘相比,沥青铀钍矿中矿物颗粒之外的内边缘呈现高聚合,高反射率,无荧光的光学特征.洪水庄组沥青铀针矿中的矿物颗粒
南堡凹陷近年来冀东油田在精细勘探、整体勘探和立体勘探指导思想下,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相继在中浅层、中深层和古生界潜山取得较好勘探效果,己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由于钻遇深部烃源岩较少,而钻井有烃源岩取心的井更少,给油气源对比及成藏地化研究带来困难.因此,采集大量新钻井烃源岩样品,并系统进行了岩石热解、干酪根镜检、饱和烃和芳烃色谱一质谱和饱和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分析化验,在此
当烃源岩处于未熟一低熟阶段时,氢指数随TOC的增加而升高,TOC在0~2%范围内,氢指数呈急剧增加;当TOC大于2%时,氢指数稳定下来,约在650-750mg/gTOC之间.烃源岩TOC和HI之间的变化关系与烃源岩的显微组成变化有关.从TOC-HI相关关系,可以解决源岩初始TOC和HI赋值问题;源岩的有机成熟度和转化率问题;源岩的TOC恢复问题;源岩有机相划分问题。
烃源岩中烃类的吸附机理一直是初次运移过程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人们认识烃类在烃源岩层系中的赋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有机烃类在烃源岩内部主要以有机吸附为主,而无机矿物自身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导致其对有机烃类的吸附能力并不像有机质那样强,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无机矿物的吸附能力并不是很强,并不代表了无机矿物总体的吸附量不大。干酪根生成的烃类也会通过化学键的作用,
流体包裹体普遍存在于地质样品中,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气体如C02、CH4、N2以及高碳数的碳氢化合物,可以提供其在捕获时的很多有价值的物理化学环境信息.通过破坏流体包裹体提取群包裹体中的挥发份,进而开展其气体组分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可以提供捕获时流体挥发份的化学组成、特性、来源及其寄主岩石性质等方面的信息.长期以来,用分步加热法和真空电磁破碎法开展流体包裹体分析,取得了大量的研宄成果.针对页岩样品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藏勘探起始于腹部地区,1994年在石西油田石炭系火山岩获得3847×104t的探明储量,油藏最大埋深为4530m(石听等,2005),研究判断其源岩可能为高成熟的石炭系生油岩。本次研究通过储集岩连续抽提的实验方法,对陆东滴南凸起和滴北凸起的9个上石炭烃源岩、克拉美丽气田8个原油和38个含油储集岩样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既有腐殖型又有腐泥型,
本文用分子模拟方法对天然气和轻烃在石英及蒙脱石的在不同地质温度压力下吸附进行模拟得到以下初步认识。同时模拟结果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进行类比。模拟结果显示天然气在不含水的石英储层中为单层吸附并主要吸附在Si02的氧原子上,相对乙烷和丙烷,甲烷在Si02上吸附能力最强而且受压力和层间距影响最大。在353.5K和5-25MPa温压条件下甲烷在蒙脱石上的吸附随压力增加而增大,乙烷和丙烷却与压力变化无关;乙烷
惠州地区某构造带在古近系文昌组岩性圈闭获得潜在商业油气发现,属于自生自储。该构造文昌组砂体较致密,储层物性差,横向非均质性强,具“低孔渗”的特点,油、水、干层共存,无统一的油水界面。目前对该构造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的认识程度较低,对其充注历史、成藏期次、古油藏特征等都较模糊。本次研究通过对该构造带的油源对比、成藏史研究以及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古油藏及油藏变迁史的研究,明确了其油源特征、油气充注历史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