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众多研究显示我国85%以上的青少年存在姿势异常,很大比例发展成上交叉综合征,对广州等地的多所中小学调查发现,患上交叉综合征者达到30-40%,趋蔓延状态且年轻化。患者肩颈部力量改变,头部、颈椎、胸椎和肩胛骨的解剖位置也会发生改变,正常的力学结构遭破坏,逐渐形成代偿模式,继而引起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对上交叉综合征的干预迫在眉睫。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剖析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成因,评估目前国内外干预效果基础上,在专家指导下,以广州市某小学4、5、6年级各3个班为调查对象,每个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入选实验组、综合组和对照组,随机从每组中抽取上交叉综合征患者32名共96人为实验对象,根据头部前倾角度、耳尖眼角连线与水平面夹角、背屈角度、肩胛骨下角间距和肩胛骨偏离角度观察与正常指标的差异,并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次,在正常锻炼基础中,实施为期16周、3次/周、20min/次的不同运动处方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原来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综合组采用目前常见的拉伸和力量练习相联合的训练方案,以上交叉综合征诱发机制为依据,结合生物力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指导制定方案内容,运动干预内容包括拉伸过度激活的胸大肌、胸小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束、斜角肌、背阔肌和肩胛提肌;锻炼激活不足的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层颈屈肌,训练练习方法参照专家意见进行完善调整;实验组采用松解(使用泡沫轴松解背阔肌、上背部、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和其他限制手臂上举的肌肉,松解胸椎以增加胸椎伸展活动度。注意事项:初始会有痛感,但会逐渐减轻,肩关节灵活性会逐渐增大,后凸的胸椎得以复位),拉伸(进行背阔肌、胸肌、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肌拉伸,可以促进肌肉长度的恢复和肌肉工作效率的提升),练习(采用非稳定性动作练习提升肩袖肌群、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肌肉激活程度,增强肌肉运动功能。主要是单独进行功能强化练习或姿势性静力练习。动作训练分30%、50%、70%3次强度增长或持续进行10-15次,保持等长收缩2秒和离心收缩4秒),整合(设计练习下肢、躯干与上肢进行协调发力动作,动作练习逐级提升动作难度。根据学生发展情况,以提升身体协调发力为目的,进行推、举、拉、转、跳等练习动作设计)同时对实施干预的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对实验前、中、后期数据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1、实验前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前后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和综合组各程度的上交叉综合征均出现显著性的指标变化(P<0.01);对照组在各程度体征中指标多数未出现显著性变化,但部分指标出现显著性恶化的变化,整体对照组呈现体征指标增加趋势;2、实验组与综合组实验后除轻度征状的耳尖眼角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和重度征状的肩胛骨内侧缘间距指标未形成显著性差异,其他征状指标变化实验组均优于综合组(P<0.05或P<0.01);轻度、中度征状得到的矫正效果相比重度明显。3、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主观感觉指标指数优与综合组(P<0.01),对运动干预的感觉也明显优与综合组P<0.05。研究结论:1、上交叉综合征会造成肩颈部肌肉劳损、正常的力学结构被破坏和运动链的断裂,继而引发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体征的变化使内脏器官受到挤压,造成身体机能的下降;不实施干预措施,其症状逐渐加重,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敏感期,更需要及时干预;2、身体功能训练与力量+拉伸训练运动处方对小学生上交叉综合征均有显著矫正效果,但身体功能训练运动处方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轻度和中度征状矫正效果相对重度更易得到矫正,矫正上交叉综合征最佳时期为上交叉综合征的前中期;3、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症状,随着上交叉综合征的矫正,征状对其他方面的影响会得到改善,相较于力量拉伸联合训练方法,身体功能训练更容易吸引患者的参与兴趣,有益患者运动功能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