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现行教材和教材对肾气丸的主治、功效误解入手,详细论述了肾气丸针对的病机、功效,仲景制方的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要点,提出"肾气丸乃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肾气丸非‘阴中求阳的代表方"等创新性论点,以期对后学者正确理解肾气丸,把握仲景原意,更好的于临证中活用肾气丸这一经典名方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机 构】
:
成都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2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和<方剂学>教材对肾气丸的主治、功效误解入手,详细论述了肾气丸针对的病机、功效,仲景制方的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要点,提出"肾气丸乃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肾气丸非‘阴中求阳的代表方"等创新性论点,以期对后学者正确理解肾气丸,把握仲景原意,更好的于临证中活用肾气丸这一经典名方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其他文献
伤寒病是一类主要由寒邪侵袭所导致的外感疾病.指出:"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首篇说:"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这段话不仅表达了正虚邪中的外感病发病观,而且强调了气机通畅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元真郁结不通,才造成了伤寒病的发病和高致死率.1伤寒化热认识梗概2伤寒化热过程分析3伤寒化热过程示例
关于阳明病的发病与分类问题,一直以来,受注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或以经证与腑证分类,或以热证与实证分类.其实仲师于原文中并未提经腑二字,也未言热证、实证,乃后世为便于归纳而有所阐发.对于上述分类方法,虽有观点和认识上的差异,但尚可被学者认可.不容忽视的是有以下三点:一是对阳明病的原发与转属病的阐发不足.二是对阳明病中寒证,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应当将其归入太阴病.三是将阳明湿热发黄和阳明蓄血
本文就篇论"气分"的30、31、32条原文,依据历代注家观点,对其中的疑难点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评述.提出气分为一病证名,并对其形成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掌握气分病证的辨证论治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肝病实脾,治未病的这一著名论断被世代传承.肝病虚在补用酸,助用焦苦的同时,"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启示我们,肝虚亦可传脾.本文一一列举了肝虚传脾(胃、肠)的病证即腹满、腹痛、便难、便闭、肢痛、呕吐、吐涎沫、胎动等.并举肝阴虚、肝阳虚传脾的临床治例说明之.最后指出,余脏之虚亦可传病于其所克之脏.故对杂病的辨治,无论实证还是虚证,都应恰当地顾护其所克之脏.
与两书基本产生于同一时代,从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来看,临床用药与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结合仲景方的用药探讨经文的含义,有助于对用药的更好把握,也有助于理解仲景方的应用.甘草是仲景方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仲景对甘草的应用,既符合的记载,又有所深入和发挥,充分体现了仲景对药物的运用深得之旨.
仲景组方法度严谨,用药皆有心得,重视用药的每一环节.我们现在服药,一般多是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服西医多是每日服三次,似乎已成定规.那么,我们有必要看看被称为"众方之祖"的张仲景是怎样运用服药次数的,试就(下简称)方的服药次数研究如下.一、顿服:二、日服一次:三、日服二次:四、日服三次:五、日夜服:六、随证变化决定服次:综上所述,的服药次数,随病证性质与变化而定,常规为日服三次;攻邪救危,为集中药力
白塞病又称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的三联症,也可见到皮肤、黏膜、关节、消化道、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的症状表现.1湿热蕴结,毒邪内侵,2毒瘀互结,交错不解,3脾肾两虚,余邪未尽,综上所述,白塞病病因多端,见证杂乱,可表现在眼、口、生殖器、肢体关节等部位,但在中医认识,其病位当在肝脾,并与心、肾相关,其
本文对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的辨证方法可概括为"六经为纲,八纲为辨",其实已融合了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为一体,因此其辨治疾病的方法对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都起着典范的作用.对胃肠病的病因病机、主要脉证、遣方用药等方面匠心独运,对后世胃肠病的辨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胃肠病的描述,大致可有呕吐、下利或不大便、腹满腹痛、心下痞或心下痛等.从病因而言,主要为内外两大因素.从外因而言,有很多因风寒之邪入侵而致肠胃病的
本文对中医痰饮的概念及痰饮生成的途径作了探讨,提出中医痰饮的概念非常广泛,除了广义狭义、有形无形之分外,现代中医临床已将痰饮的概念扩大至高脂血证,肥胖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等脂肪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方面除强调化痰外,更重视活血化瘀.现有的痰饮概念及病机认识显然无法满足临床要求.而篇中关于"饮、食"生痰的运化途径,不仅为其病因病机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了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