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对EPHX2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a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情况下肾组织中EPHX2基因表达变化,分析高糖对EPHX2启动子潜在的调控区域,为糖尿病肾病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方法:高脂饲料合并STZ诱导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大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肾组织EPHX2及其相关炎症因子NF-κBP65 mRNA水平的变化.构建EPHX2基因启动子系列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EPHX2启动子活性,明确其启动子活性区域.进而给予0.5mM、15mM和30mM葡萄糖浓度刺激48h,检测葡萄糖浓度对启动子功能的影响,明确EPHX2启动子对高糖的应答区域. 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组织EPHX2和NF-κB P65 mRNA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加;EPHX2启动子活性的最强区域为-1027~+58;高糖刺激后,该区域出现更强的应答效应,活性明显增加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糖可以导致EPHX2和P65基因转录水平表达的增加.EPHX2基因启动子对高糖刺激最强的应答区域位于-1027-+58,可能是未来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讨了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机。特别是从相关征候学的研究上试图阐述本病的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以从肺论治,从风痰立论,重点阐述了外风与内风的关系和痰与风的关系,外风可以引动内风,既可因风而生痰,也可因痰而生风,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为风和痰相互影响而成。对本病与抽搐,喉鸣秽语,感统失调,强迫症,自闭症,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上述症状表现分别责之于风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热、痰、喘、嗽为其主要表现,但多出现于实证阶段,后期多表现为虚、痰,尤其是婴幼儿,平素体质较差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过用寒凉更伤脾胃后天之本,且在后期肺热已清,脾虚失运,健脾益气治法用之得当,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之妙。本文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指出肺脾密切相关,从肺、脾感邪后的病理特点分析,指出肺脾同病则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对于本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脑瘫患儿病位、病机的探讨,提出通督补肾健脾的治疗法则,对脑瘫患儿采取中药及针灸的配合治疗,以期使脑瘫患儿达到最佳的独立生活能力。重点提出通督补肾健脾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的效果。通过脑瘫一号、二号方及针灸的配合应用,分析指出治疗的可行性,并展现临床病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儿童咳喘贴治疗干预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与治疗时间的关系,为规范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缓解期小儿哮喘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利用夏季"三伏"之天时,化裁古方,以温阳之品组方的儿童咳喘贴贴敷相关穴位.根据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疗效,并统计分析疗效与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 儿童咳喘贴在改善患儿哮喘主要症状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单疗程与多疗程治疗在效果上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方面,治疗1年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变应性鼻炎患儿资料,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20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统计学分析表明患儿年龄、临床分类、出生情况、发病季节与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型的分布相关,性别、发病时间、家族过敏史、个人过敏史等因素不影响中医证型的分布。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以脾气虚弱型多见,中医证型的分布与患儿年龄、临床分
目的:构建大鼠EPHX2基因的过表达重组质粒,转染至人胚肾293T细胞,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对P65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肾脏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编码EPHX2基因的cDNA,克隆至T-载体并测序,经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酶切鉴定并再次测序,获得过表达重组质粒.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DNA瞬时转染至HEK293T细胞,West
本文探讨了“肾主骨”的科学内涵、肾与骨代谢之间的关系,为从肾论治骨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代医学出发,从分子水平研究补肾药物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的机理,更有利于筛选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的补肾药物。人与自然界这种物质性高度统一的事实,印证了“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古老中医理念。当然补肾疗法取得疗效并不是补肾药物中微量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合理辨证基础上使富含微量元素的中药产生独特的存在状态,发
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瘀毒内蕴,具有通腹泻浊功效的大黄一直被作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流药物使用。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灌肠、静脉滴注等。中药保留灌肠法多以生大黄为主药,具有荡涤通腑、降浊排毒功效,适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邪实明显而正虚较轻者。根据慢性肾衰竭的不同临床表现,大黄均显示较理想的治疗作用。陈以平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在补肾生血同时佐以少量制大黄活血祛瘀,使补而不滋腻。治疗
本文探讨中医药减轻雷公藤制剂在生殖系统、肝脏、肾脏、血液系统毒性的处方规律.提出雷公藤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小,容易发生多器官的急慢性中毒,因此很大程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传统中医发展形成对毒性药物的多种减毒方法,如炮制减毒法、用量减毒法、煎煮减毒法、服法减毒法、配伍减毒法等。经加工后的雷公藤制剂出现使其毒性明显减少,但雷公藤制剂仍不够规范,各家药厂所生产的雷公藤制剂有效成分含量不尽相同,从而影响了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pubmed、维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BM、CMCC/CMCI为检索对象.检索年份至2012年12月.结果:与安慰剂相比,中医药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MD-119.51mg/24h,[-199.75,-39.27])和尿蛋白水平(MD-565.99mg/24h,[-892.41,-239.57]).与ACEI/ARB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