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从中国历史研究的史料和专史的分类,结合传统与现代史学的视角,梳理和探索历史研究乃至教育历史研究本身所蕴含的知识图景,进而提出史学及其教育史学的知识特征,即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和交叉性.强调关注理论视野和知识领域拓展,对于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而言,具有促进学科建设和推动前沿发展的双重意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中国历史研究的史料和专史的分类,结合传统与现代史学的视角,梳理和探索历史研究乃至教育历史研究本身所蕴含的知识图景,进而提出史学及其教育史学的知识特征,即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和交叉性.强调关注理论视野和知识领域拓展,对于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而言,具有促进学科建设和推动前沿发展的双重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儿童中心学说于日治时期台湾公学校修身教育的影响.首先介绍日本儿童本位思想的传入及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于大正天皇期间受到欧美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之影响,进而产生以自由主义及儿童中心学说为基础的教育运动.约1920至1930年代,该思想随之传到台湾本岛,并于台湾教育界中谓之风潮.本文透过修身书与教授法两方面着手,从中发现该教育思想的实际展现情形.在公学校修身书之德育取向,量化上整理出第二期修身
本文的目的在于描述拍宰族岸裹社与儒家教育的关联,以及儒家教育对于部落的影响.在清领时期,岸裹社选择跟清廷合作,协助官方平定民变,因而获取大量的土地.为了维持土地基业,于是接受汉人的儒家教育,特别识字教育,成了不得不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之后,岸裹社人也热衷于求取功名,以避免土地的流失.虽然,如此的作为带来某些好处,但也对于原有的村社土传统造成破坏.
科举学是一个广博的研究领域,其内容非常丰富.科举时代成千上万的科举术语往往都包含有丰厚的内涵,"策学"即其中之一.本文拟在解释"策学"之名的基础上,探讨"策学"的由来,梳理从唐代到明代"策学"的发展,介绍清代"策学"盛行的历史,具体分类整理清代"策学"着作,论述"策学"文献的价值,最后从"策学"研究看科举学.
林显富在澳门菜农子弟学校当领导逾二十载.上世纪纪八九十年代澳门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对教育造成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林校长面对挑战,因时应对得宜.他特别重式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与日俱进,不断创新,不应一成不变.其次,他重式建设教师团队,尊重教师有个别的差异,强调教师要不断进修增值,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提高思想修养和专业水准,提高教师的待过.再次,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他重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业成绩,重式
孔子创立的伦理政治教育传统极赋中华文化特色,作为孔子文化的中心组成部分,以往却鲜有深入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了其"有教无类"的伦理政治教育方针;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官德教育目标和启发教学的伦理政治教育诸原则,以求为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政官员政的政治伦理教育提供思考与借鉴.
本研究旨在探求朱熹女子教育思想之内涵.经由研究发现,朱熹女子教育思想,乃是承袭中国传统女教思想,并将北宋程颐等理学家所提出的主张加以整理.朱熹在对女性角色的预设上,乃是基于「男女有别」的预设提出其女子教育主张.在教育形式上,女子以在家庭受女师的教育为主;在教育目标上,根据其未来角色的不同可分为「贤女」、「贤妻」与「贤母」三项,各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于学为「贤女」方面,朱熹认为女子的学习内容乃始于女德
人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表现,总是由一种或多种动力所推动和驱使的.通过对陶行知的自我概念、社会互动对陶行知教育实践的作用等问题的分析,表明教育家的自我实现,普通教育者与教育家间的社会互动,是促使教育家教育实践的心理动力之一.正是在个体与社会间的互动过程中,促使教育家能不断努力实现自我,并通过保持自我概念的一致性,推动着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前进、扩展和深化.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影响深远,与中国的佛教从采取了正确的教化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概而言之,其主要的教化策略有二.一是对印度的原始佛教思想进行中国化改造;二是对皇帝、士大夫、平民"因材施教".其中蕴涵的教育智慧,值得深思.
作为中国传统教育重心的科举考试制度影响了一大批同时经历过新旧教育制度的知识分子,鲁迅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他在诸多文字中对于科举的描述、引用和评论上.作者使用这些文字来对科举考试进行调侃和戏谑的表象背后实际隐藏着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而这种态度又可以在基于对整个科举考试制度的进行完整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准确把握.这种思考角度揭示出,这一时期大量知识分子的文
本文通过对刘大鹏、朱峙三这两位乡村士子日记的解读,试图从科举制度的停废和新式教育的推行两个层面,考察近代教育变革中他们心态变化的情况,进一步深化近代教育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