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method is powerful in a way that it can directly correlate the atomic-scale structure wi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In this presentation,we will re
AL6XN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及力学性能的新型不锈钢材料,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作为一种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面心立方金属,关于其疲劳变形微观机制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本工作选取AL6XN 不锈钢(平均晶粒尺寸约为70 μm)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较宽的等效剪切塑性应变幅范围内(△γ/2 = 5.2 × 10-3 – 2.4× 10-2)研究了其扭转疲劳变形行
本文论述了红外波段非均匀膜层的设计原理、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K-M 理论(Kubelka-Munk Theory)在红外波段的应用条件,以修正的四流模型(Four-flux Model)研究非均匀膜层红外波段反射特性,对其适用性进行试验验证,测试多种材料的光学特性。通过多散射系数可以实现KM 理论在红外波段的应用,可用于隐身与伪装、反阳光、太阳能集热涂层等非均匀膜层材料的设计。
由于铝合金是各向异性材料,合金板材在经过塑性变形后,其内应力沿各个方向的分布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板材在成形后沿各个方向的回弹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5052 铝合金薄板在室温下进行拉深,通过裂环试验对圆筒件的回弹进行了研究,结合加载-卸载-再同向加载得到的滞后环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5052铝合金薄板成形后,与轧向成0°,45°,90°方向的回弹依次减小,板材多次成形的回弹要大于一次成形的回弹量
关于层错能(SFE)对面心立方(FCC)金属晶体疲劳位错结构的影响已经取得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但其对疲劳位错结构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报道[1-4].本研究选取了具有明显不同层错能的三种FCC 金属晶体(Cu-16at.%Al、Cu和Al)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恒应变幅控制的疲劳试验,之后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利用SEM-ECC 和TEM 技术对退火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揭示层错能对FCC金属
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易于切削加工和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被称为“21 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本文通过对一种轧制态AZ31 镁合金不同取向的样品进行的拉伸与压缩试验,观察到了其力学行为的各向异性以及拉压不对称性。同时,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TD)呈现出强度和塑形同步提高的趋势。多种表征手段证实,不同滑移系(基面、柱面及锥面滑移)的开动以及由孪晶组成的微观条带
同时提高超细晶合金强度和延性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在晶粒内弥散析出纳米第二相颗粒,因此需要深入了解亚微米晶粒尺度下的时效析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等径角挤压(ECAP)制备Al-Cu-(Sc)超细晶合金,经不同时效处理,研究其微观组织演变、时效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响应。通过建立挤压工艺–微观组织–时效行为–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阐明了:(1)超细晶Al-Cu 合金的时效析出特性,对晶粒尺寸/形貌、晶界角
研究了轧制纵向变厚度板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实验获得了过渡区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认为变厚度板力学性能不能以均质描述,过渡区力学性能不能以线性变化描述。在考虑了变厚度板的尺寸差异、力学性能差异及各向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并与实际过渡区拉伸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建立的变厚度板模型精确可靠。本文对研究、生产和加工轧制纵向变厚度板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