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测定八氧化三铀比表面积方法研究

来源 :全国核化学化工学术交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氧化物粉末在低温、适宜压力下,易形成单分子吸附平衡.本法以"B.E.T"理论为基础,以氮气为吸附质,在液氮温度下被样品吸附,测量由于吸附引起的压力变化,采用定量气体体积标定单分子吸附表面积,确定工作曲线的斜率和截距,结合测定的压差计算八氧化三铀样品比表面积,方法的精密度优于11﹪.
其他文献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概述了人类进入21世纪后在人口、能源与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初步分析了非水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指出由于这类能源的能量密度低、供能的间断性,难以成为基本负荷能源.讨论了核能在资源的持续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指出核能是可以大规模取代化石燃料的比较成熟的洁净能源,强调了核能在21世纪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展望了核能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后处理厂(包括中间试验厂)设施退役的情况、原因及方法.描述了后处理厂工艺系统中源项的特点及系统去污在退役中的重要地位.详细阐述了几种去污方法的机理、适用性、优缺点,并结合418/1-01退役中工艺设备、管道的去污,详细论述了去污方法选择的原则和过程.最后就退役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结构的杯冠化合物对铯离子萃取的影响;详细研究了二(2-丙氧基)杯[4]冠-6的合成工艺,并对各种产物进行表征.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影响UO粉末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对转化炉温度、UF流量、脱氟水蒸汽流量等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通过分析各个因素对UO粉末性能以及生产运行的影响,获得了稳定生产运行的经验,得到了IDR生产的工艺参数,确定了转化炉温度(650℃、700℃、700℃、640℃)、UF流量(10kgU/h)、脱氟水蒸汽流量(57kg/h)为最佳工艺参数.
本文介绍了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氟废液中的U、用生石灰沉淀含氟废液中的F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液处理工艺.研究了生石灰的加入量对除氟的影响,测试除氟除铀工艺和除铀除氟工艺中硅胶和多种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液中的U的静态和动态交换容量.研究表明,由D418型树脂处理废液中的U达到[U] ≤0.05mg/L,利用生石灰沉淀废液中的F达到[F]≤10mg/L的排放标准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
本文论述了中温电解制氟HF加料自动控制的试验原理、过程和结论.对可能实现HF加料自动控制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最终确定对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试验.一是对电解液成分进行检测,根据HF消耗情况作为自动加料的控制依据;二是对电解液液位进行检测,根据HF消耗情况作为自动加料的控制依据.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UF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以及基本原理;具体研究了以UF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主要控制参数;讨论了氟体系制备的AUC粉末与硝酸体系制备的粉末的各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UF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NH/U比控制在26~30之间,沉淀时间控制在3~4h较为适宜;按此工艺生产的AUC粉末粒度在30μ左右,松装密度在1.2~1.4之间,组成恒定且质量稳定